书经网

佛法让我一家得以重生

发布时间:2019-08-17 09:10:36作者:书经网
佛法让我一家得以重生

佛法让我一家得以重生

  3年前偶尔接触到的佛法,就是从地藏经开始的。最初还是似信非信。也许当时的状态真是走投无路,在所有人抛弃我和我这个家庭时,无奈无助之中只能自己给自己看病,把当时我这个死马当活马医--诵读地藏经。当时发愿如若真如看到的好多善知识所言,能够助我的生活步入正轨。就把我的经历布施出去,以期让有缘人看到增加信心,早日脱离苦海。阿弥陀佛!

  我的生活从2012年起就开始变的莫名其妙,恶缘不断,老公,我,儿子陆续出现状况。我和老公前后脚都被单位领导打整,最后莫名地我俩都被迫从国企离开,开始在外面单干。当时还膨胀的自认为凭我们的才华和能力不出多久就能在社会上闯荡出一番天地,证明给周围人看看我们是多么的出色。可现在想想当时是多么的无知无畏;多么的可笑!也正是从那时起恶梦开始,到2015年时,我们被现实打的体无完肤(原谅这期间发生的事情不具体描述。因为直到现在,我和老公仍然对那段经历选择性的忘记。只能用不寒而栗、心有余悸来形容吧)。

  2015年夏天时,恶报结果显现,我们负债累累,当时巨款被骗,工作单位回不去,领导如耍猴样万般刁难;孩子正值读高二,心情焦虑,整夜睡不着,老公身体也出现状况就是所有所有的一切如再不止住的话将足以击垮我们这个家庭,也必将成为朋友茶余饭后的一个话题。也许冥冥之中我还算是有点善根,还有些许智慧吧。我那几天把自己放空,终于3年来头一次能静下心来想想沦落到这种境地,到底是哪儿出了问题?

  居然越想越害怕,恐惧感油然而生!突然就有一种感觉,貌似有人在暗处步局各种战术让我们钻。就如同敌我对峙,敌暗我明,敌强我弱。一步步,循序渐进的打法,最终的结果就是让我们慢慢失去所有的外援后再家破人亡。而且这种报仇是埋伏了好多年,从我们近二十年发生的事情逐步关联,在我们年轻阳气旺时先偶发小事折磨起,到我们福气消的差不多时,一网打尽。一切都似乎那么自然,而且又是那么的理所当然真的是太可怕了,可是事实就是这样的。

\

  当意识到这点时,真的很震惊。因为如果一切如我感觉的那样,那下跌的趋势才开始,具体能止住的点,将会惨不忍睹。于是开始从网上拼命看各种网页,最初就想知道潜意识中这种感觉到底对不对?也就是从这时起我才开始接触到了佛法。感恩观世音菩萨,感恩地藏王菩萨!没有放弃我,运用各种善巧法把我领入佛门。于是在2015年12月26日,一个永生难忘的日子(我也把一这天做为我的生日--重生的日子!)奇妙地拜见到了恩师,一位非常值得受人敬仰的大德。

  恩师用这个法门给我看诊--派诵地藏经,让我们在前期消业中能够快速找到方法,而不是没有方向地才去寻找,节省了我们好多时间。进而我的老公,我的儿子都得到佛菩萨的指引。在我们快没有信心的时候,采用各种善巧法根据各人性格特点来教化。我们一家三口最终受益了!3年来我和老公除必须做的事情之余,都在努力诵地藏经。几千部下来,生活慢慢地悄然发生了改变,下跌的态势已经止住,其间还发生了太多神奇的事情,从而充分证实了的确还有另外一些我们大多数人未能认知的领域存在。也给了我很大的信心,苦既然有原因,那么相对应的必然有解的方法。而幸运的我也在进入佛门之后迅速寻找到了。感恩!

  一路艰辛路走来。先是前期无知无明到现在的深信不疑,点点滴滴,历历在目。在2018年底时,我们彻底走出了困境,现在工作顺利,家庭和谐,孩子懂事,学业有成,旁人赞许,家人满意。关键周围善缘具足,好多事情根本不用操心,所有一切佛菩萨都安排好了。我们只管听话修行, 多做善事,一切所为都从佛菩萨对我们众生的要求自律即可。

  现在只要一去寺院,一想起佛菩萨,一听到佛歌,总是不由自主想哭,那种情感是感动感恩的,在苦海中飘来飘去终于找到了家,找到了能够呵护我们的妈妈。也特别能够理解地藏王菩萨的伟大!地狱不空,誓不成佛这一发愿的实现有多难。众生太苦,可是又是那么无知无明无惧真的是好无奈。但也特别能够理解,因为我也是从自以为是,自认唯我聪明中走过来的。唯有祈愿大家给自己一个机会,哪怕是尝试着,不再无知地排斥佛法,适当地接触一些善知识,因为最终受益者将是您自己!也祈愿您能够明理,不再造业,做事多从内审,积累福报,吉祥如意。

  现将我的经历写出来,以供养有缘人,愿能够早日听闻佛法,尽快脱离苦海。也借用昨天看到一段话送给您:愿我所经历的痛苦你不必遭遇;愿我所拥有的幸福你唾手可得!

  如若此文有些许功德,愿全部回向: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

  南无阿弥陀佛!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心经全文

  • 心经念诵

  • 心经解释

版权所有:书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