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经网

净土宗十三祖

发布时间:2019-08-31 09:06:20作者:书经网

净土宗十三祖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净宗初祖庐山慧远大师

  净宗初祖庐山慧远大师:远公大师(公元334~416年),东晋时代人,庐山白莲社创始者。出生于雁门楼烦(今山西代县)世代书香之家。远公从小资质聪颖,勤思敏学,十三岁时便随舅父游学。精通儒学,旁通老庄。二十一岁时,偕同母弟慧持前往太行山聆听道安法师讲《般若经》,听后,远公悟彻真谛,于是发心舍俗出家,随从道安法师修行。

  远公二十四岁时,便开始讲经说法,听众有不能理解的地方,远公便援引庄子的义理为连类,采用「格义」方法,令听众清楚地领悟。远公著述宏富,相传鸠摩罗什大师读到远公所著《法性论》,大加赞叹云:「边国人未有经,使暗与理会,岂不妙哉!」

  东晋时代,佛法虽已不断的传入,然尚不完备。所以梵僧来华弘化者,仍然络绎不绝。远公感于法道有缺,曾派弟子法净、法领等西行取经,得到诸多梵本佛经,遂于庐山置般若台译经,成为我国翻译史上私立译场的第一人。

  远公在庐山东林寺结社念佛,共期西方。率众精进念佛,凿池种莲花,在水中立十二品莲花,随波旋转,分刻昼夜作为行道的节制。由于修行的理论与方法正确,莲社123人,均有往生净土的瑞相,甚至有的还在现身中见佛,如刘遗民等。

  据《远公别传》记载:远公在庐山的净修,非常精勤勇猛,曾于念佛三昧中,三次见到佛菩萨的胜相,然而远公从未向他人宣示,其后在般若台的东龛,刚刚从定起来,又见到阿弥陀佛身满虚空,而于圆光之中,有无数化佛及观音势至等,同时还有慧持、昙顺、刘遗民等。于时阿弥陀佛对他说:「我以本愿力故来安慰汝,汝后七日当生我国。」刘遗民等也曾趋前对远公禀言:「法师之志在吾之先,何来之迟也?」远公确知往生日期后,才将见到胜相的事实告知法净、慧宝等弟子。制订遗戒,至期果然安坐而化,上品往生。

  远公大师师内通佛理,外善群书,为当代所宗,亦受国外僧众所钦敬。庐山之东林寺为当时南地佛教中心,与罗什所居止之长安中分天下。师于义熙十二年示寂,世寿八十三。后由唐、宋诸帝赐赠谥号「辨觉大师」、「正觉大师」、「圆悟大师」、「等遍正觉圆悟大师」。为别于隋代净影寺之慧远,后世多称为「庐山慧远」。

  净宗二祖善导大师

  净宗二祖善导大师:善导大师(公元613~681年),唐代僧,号终南大师,为净土宗昙鸾、道绰派之集大成者。年少出家,早年修习《法华经》、《维摩诘经》,后见西方变相与《观无量寿佛经》,心生欢喜,欣慕西方极乐世界,每常诵习十六观行冥心思惟,如法作观,未经数年,已成深妙,便于定中,备观宝阁、瑶池、金座,宛在目前,涕泗交流,举身投地。

  善导大师对净业修持,特重专精,认为能否做到专精,是决定能否往生的关键。他说:「十即十生,百即百生,何以故?无外杂缘得正念故,与佛本愿得相应故,不违教故,随顺佛语故。若欲舍专修杂业者,百时希得一二,千时希得三五。何以故?乃由杂缘乱动失正念故,与佛本愿不相应故,与教相违故,不顺佛语故,系念不相续故,忆想间断故,回愿不殷重真实故,贪瞋诸见烦恼未间断故,无有惭愧忏悔心故。」善导大师的著作中,对时人多有苦口婆心的劝示。《观经四帖疏》云:「归去来,魔乡不可停,旷劫来流转六道尽皆经,到处无余乐,唯闻愁叹声,毕此生平后,入彼涅盘城。」

  由于大师净土信念诚挚,德业隆盛,故四众弟子受其感化,而归心净土者不胜计数,其中也有难抑厌欣之情,以致舍身往生者。

  净宗三祖承远大师

  净宗三祖承远大师:承远大师(公元712~802年),唐代僧。学道于成都唐公,二十四岁时,出蜀到荆州玉泉寺,依惠真剃度学道。后遵师命去南岳衡山,从通相受具足戒,更于其座下学经律。闻慧日法师离京至广州,大师来谒,恭敬求法。慧日法师教示不可独然独善,应依《无量寿经》修念佛三昧,以救济群生。从此顿息诸缘,专修净土。

  大师教化众生,善立中道,随机设教。为了使众生早证道果,大师殷殷开示念佛法门,并将经教法语,弥陀名号,书写在大街小巷,镌刻在山岩溪谷,苦口婆心地劝勉众生念佛求生净土。从化者甚众,前后受法弟子千有余人。就中以比丘惠诠、智明、道侦、超然、法照等,皆入室之秀。后来,代宗皇帝奉法照大师为国师,便也推尊承远大师,顶礼有加,赐大师所住持的寺庙为般舟道场。

  净宗四祖法照大师

  净宗四祖法照大师:法照大师(公元747~821年),唐代僧,又称五会法师。身世事迹多不详。一说大师是南梁人,初由东吴来庐山,慕远公之芳踪,结西方道场,专修禅观。一日入定往极乐世界,见承远大师侍于佛侧而大惊悟,永泰年中(公元765~766年),登南岳衡山,师从承远大师受净土法,后始修念佛法门。

  由是,大师精修净宗,用功尤勤,于并州行五会念佛法,教化信众念佛。五会念佛系依《无量寿经》卷上︰「清风时发出五音声,微妙宫商自然相和」之文而创。唐代宗于长安宫中常闻东北方有念佛之声,遣使寻觅,至于太康,果见大师劝化之盛,遂敕迎入宫内,教宫人念佛。亦以五会音声曲调传之,敕号为国师。

  大师撰有《净土五会念佛诵经观行仪》三卷、《净土五会念佛略法事仪赞》等问世流通。

  净宗五祖少康大师

  净宗五祖少康大师:少康大师(?~805年),唐代僧。大师长到七岁还不曾讲话,一日,母亲带他到灵山寺拜佛,问他:「认识佛像不?」大师忽出言回答:「这是释迦牟尼佛。」母亲听了甚感惊诧,知道儿子宿具善根,便令儿子出家修道。十五岁受戒于越州嘉祥寺,广诵经论。后于洛阳白马寺读善导西方化导文,遂决心专修念佛。

  唐贞元二十一年十月,少康大师预知时至,召集弟子作最后的嘱示:「当于净土,起增进心。于阎浮提,起厌离心。汝曹此时见我光明,真我弟子。」语讫,放光数道,奄然而化,后人称为后善导。

  净宗六祖永明延寿大师

  净宗六祖永明延寿大师:永明大师(公元904~975年),唐末五代僧,为净土宗六祖,亦为法眼宗三祖。自幼信佛,戒杀放生。钱文穆王时,大师作税务官,见鱼虾飞禽等,辄买放生。自己俸薪用完,即用官钱买之放生。后被告发,当坐死罪,押赴市曹处斩。文穆王派人视之,指令监刑人,若见犯人惧怕,即杀之,否则释放之。大师临刑镇静自若,面色不改。文穆王钦佩其胆识,便将大师免刑释放。

  被释放后,大师投明州翠岩禅师出家,次参天台德韶国师,发明心要。受法嗣,为法眼宗嫡孙。

  大师发愿求生西方,日念弥陀圣号十万声。日暮时往别峰行道念佛,随从常数百人。清宵月明之夜,时闻螺贝天乐的音声。忠懿王敬重其德,闻此大为感动,叹言:「自古求西方者,未有如此之切也」遂为大师建西方香严殿以成其志,赐号智觉禅师。

  净宗七祖省常大师

  净宗七祖省常大师:省常大师(公元959~1020年),宋代僧。七岁出家,十七岁受具足戒,戒行谨严。大师的德业主要体现在自利成就与启建结社念佛。

  大师严持戒律,才辩胜人,刺血书写《华严净行品》。每书一字,三拜三围绕,三称佛名,刊行千卷,分施千人。以念佛法门自行化他,数十年如一日。天禧四年正月十二日,于寺中端坐念佛,有顷,厉声唱:「佛来了!」随之而化。当时在场的信众见到地面呈金色,良久方退,享年六十二岁。弟子奉全身建塔于鸟窠禅师之侧,世称钱塘白莲社主,又号昭庆圆净法师。

  净宗八祖莲池大师

  净宗八祖莲池大师:莲池大师(公元1523~1615年),明代僧,讳袾宏,字佛慧,号莲池。出生于世代望族之家。十七岁补诸生,以学识与孝行著称于乡里。邻家有一老妪,日日念佛名。大师问其所以,老妪回答:先夫持佛名,临终自在往生,故知念佛功德不可思议。大师闻语感动,遂寄心净土,书「生死事大」于案头以自警策。二十七岁丧父,三十二岁母亦永诀,大师决志出家修行,与妻子汤氏决别:「恩爱不常,生死莫代,我得出家,你自己保重。」汤氏洒泪说:「君先走一步,我自会打算。」大师作一笔勾词弃家,投西山性天和尚落发。其妻随后也削发为尼。

  大师受具足戒后,策仗游方,遍参知识。参学遍融禅师,老禅师教喻:「勿贪名利,唯一心办道,老实持戒念佛。」大师拳拳服膺。后参笑岩宝祖,辞别向东昌的归途上,闻樵楼之鼓声忽然大悟。乃作偈曰:「二十年前事可疑,三千里外遇何奇?焚香掷戟浑闲事,魔佛空争是与非。」

  大师著述甚丰,主要有《阿弥陀经疏钞》、《云栖法汇》、《竹窗随笔》、《往生集》、《净土疑释》等流行于世。

\

  净宗九祖蕅益大师

  净宗九祖蕅益大师:蕅益大师(公元1599~1655年),明代僧,名智旭,号西有,别号八不道人。

  大师因读《地藏菩萨本愿经》发出世心,故其一生对地藏经法极为推重,后一度于九华山专修,礼地藏菩萨塔,铸地藏菩萨像,结百日坛,持地藏菩萨灭定业真言五百万遍。

  大师其学兼通博涉,其行之苦急严峻,诚为末法时代第一大善知识。他注重行解相资,一生精进修行之余,前后阅律三遍,大乘经两遍,小乘经及大小论、两土撰述各一遍。著述宏富,凡四十余种。净宗著述主要有《弥陀要解》、《灵峰宗论》以及大师亲选的《净土十要》等,都是净宗修学的经典之作。其《弥陀要解》尤独步千古,深契佛心。并撰《阅藏知津》、《法海观澜》二书,用作后世众生涉猎佛典之指南。其律学著述有《毗尼事义集要》和《梵网合注》等。

  净宗十祖截流大师

  净宗十祖截流大师:截流大师(公元1628~1682年),清代僧,字截流,讳行策。父名全昌,乃宜兴老儒,与憨山大师为友。憨山大师示寂后三年,一天晚上,全昌梦见憨山进卧室,随后,大师出世,由此全昌为儿子取名为梦憨。

\

  大师长大成人时,父母相继逝世,遂萌发修道的志向。二十三岁那年,投武林理安寺箬庵问公出家。出家后,精进修持,肋不至席地修了五年,契悟法源。

  大师作《劝发真信》文云:净业行人须具真实心,苟无真信,虽念佛持斋,放生修福,只是世间善人,报生善处受乐。当受乐时,即造业,既造业已,必堕苦。正眼观之,较他一阐提、旃陀罗辈,仅差一步耳。

  净宗十一祖省庵大师

  净宗十一祖省庵大师:省庵大师(公元1686~1734年),清代僧,讳实贤,字思齐,号省庵。出生于世代书香之家。大师自小就不吃荤腥,少年时便有出尘的志向。父亲早亡,母亲张氏知儿子宿具善根,便命其出家修道。七岁时,大师礼清凉庵僧容选为师。大师聪慧俊彦,经典过目不忘。十五岁剃度受戒,兼通世典,吟诗书法俱精,然并未顷刻忘怀生死大事。

  大师撰有《净土诗》、《西方发愿文注》、《劝发菩提心文》、《续往生传》等流布于世。

  净宗十二祖彻悟大师

  净宗十二祖彻悟大师:彻悟大师(公元1741~1810年),清代僧。讳际醒,一字讷堂,又号梦东。大师幼而颖异,长喜读书,经史群籍,无不博览。二十二岁时因大病,深感幻躯无常,发出世志。病患痊愈后,到房山县投三圣庵荣池老和尚剃发。第二年,受具足戒。

  后参学诸方,听隆一法师讲《圆觉经》,晨夕研究诘问,精寻奥义,圆觉全经的大旨,了然于胸。又依慧岸法师听讲法相宗,深得妙要。后于遍空法师座下,听讲《法华经》、《首楞严经》、《金刚经》等大乘经典,圆解顿开,对于性相二宗,以及三观十乘的奥旨,了无滞碍。

  乾隆三十三年冬,参广通寺粹如纯翁,明向上事,师资道合,嗣法为临济三十六世,磬山七世。后来,接续广通寺,率众参禅,警策勉励后学,津津不倦。十四年如一日,声名播扬四方,宗风大振。

  大师德业所感,参禅人亦多皆念佛。大师对禅净二宗明晓精奥,开导说法,辩才无碍。律己甚严,每日限定一尺香的时间会客,过时惟是礼佛念佛而已。大师与大众一道精进修持,莲风大扇,远近仰化,道俗归心。当时佛门中,彻悟大师为第一人。

  净宗十三祖印光大师

  净宗十三祖印光大师:印光大师(公元1861~1941年),当代净土宗高僧。讳圣量,字印光,别号常惭愧僧。幼随兄读儒书,颇以传承儒家圣学自任,应和韩欧辟佛之议。后来,病困数载,始悟前非,顿革先心,出世缘熟,即投终南山南台莲华洞寺出家,礼道纯和尚剃染。次年受具足戒于陕西兴安双溪寺。

  印光大师的净土思想上承古佛祖师之血脉,下契近代众生之根机,言言归宗,字字见谛。

  印祖一生潜修实证,淡泊平常,以文字因缘作人天眼目,利益叵测,人称大势至菩萨再来。其著作有《印光法师文钞》正、续篇,丙子息灾法会法语等流通于世。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心经全文

  • 心经念诵

  • 心经解释

版权所有:书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