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论第一
甲一 教主应化事迹
心经为释迦佛所说,故于释尊示现之本迹,首须了知。盖于过去无数劫前,释迦早已成佛;且于无量微尘刹土中,皆已示现成佛。云何释尊尚住此娑婆世界?乃悲悯此五浊世众生,烦恼太重,苦业太深,故在些示现,实为一大事因缘,度众生了生脱死,证无上菩提。
释迦示现在住世,共分八个阶段,称为八相成道。
何谓八相?一、下生兜率;二、降神母胎;三;出家;四、诣道场;五、降魔怨;六;成等正觉;七、转*轮;八、入涅槃。
今复将此八相,约畧言之。
佛言“三界”,其下为“俗界”,乃天人、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六道所居之处。俗界之上为“色界”;色界之上为“无色界”。兜率天(新译教史陀天)者,为俗界天,居于人间之上。
佛示现前,居“色究竟天”,乃自色究竟天下生降至兜率内院,以俟降世因缘。
云何降世因缘?
依“过去现在因果经”云,佛居兜率,乃观五事。一者,观诸众生熟与未熟。二者,观时至与未至。三者,观诸国土何国处中。四者,观诸种族何族贵盛。五者,观过去因缘,谁最真正应为父母。此五事观已,因缘一一具足,佛始由兜率下生。
此即八相中之“下生兜率”。
释迦降生,为迦毗罗卫国主净饭王之太子。母为摩耶夫人。“佛本行集经”云摩耶夫人于睡眠中,梦见一六牙白象,其头朱色,七支拄地,以金装牙,乘空而下,人于右胁,释迦即此入胎
此即八相中之“降神母胎”。
释迦住神母胎将满十月,一日,摩耶夫人往盖毘尼林攀尤树枝,释迦便从右胁而降,尔时大地六种震动,放大光明,现种种祥瑞。太子具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五百侍者,五时侍女同诞生,上象,嘉瑞感应,乃锡嘉名曰:“一切义成王子”。
太子即长,娶瞿夷为第一夫人,耶惟檀为第二夫人,鹿野为第三夫人(见佛说十二游经)。如此是释迦以常人面目示现于世。
一日,太子闻伎女歌咏,歌及园林木之胜,便欲出城游现。即出城东门,净居天化作一老人,头白背伛,拄仗羸步,示太子以“老苦”;经少时,太子又出游南门,净居天化作一病人,身瘦腹大,喘息呻吟,骨消肉竭,颜貌痿黄,举身战掉不能自持,示太子以“病苦”;又经少时,太子出游西门,净居天化作一死人,家室大小,号苦举殡,示太子以“死苦”;复经少时,太子出游北门,净居天现比后身,为太子言:“我所修学无漏圣道,不著色声香味触法,永得无为,到解脱岸。”并现神通力,腾空而去。太子因此思维,求觅出家因缘。
太子年十九时,终于一夜,以诸天力,使宫中内外眷属悉皆昏臥,乃乘白马犍陟,由四天王托马足,从北门喻城而出。当时太子说誓,不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誓不再返此城。
此即八相成佛中之“出家”。
出家后,释迦尝行后诣阿罗仙人及郁陀仙人住处,从彼问道。因觉其修行之法尚未究竟,乃舍之而往王舍城,抵尼禅河东岸访道。
此即八相成佛中之“诣道场”。
其后,释迦即至摩竭佗伽耶山,专心修持,日食一麻一米,乃至七日食一麻米,如是六年。复渡河至伽耶山旁,菩提树下,金刚座上,跏跌而坐,作誓言曰:“不成正觉,不起此坐。”
时第六天魔王,生大烦恼、恐释迦成正觉后,广度一切有情,乃示现种种色相,俗坏其修持。释迦次第加以降服。
此即八相中之“降魔怨”。
即降魔怨,了然生死之义,及生死流转之理,乃语十二因缘。释迦遂于十二月八日清晨,明星初出时,得无上正等正觉——梵言,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此即八相中之“成等正觉”。
释迦成等正觉后,应帝释天之请而转*轮。
轮,为古代印度武器。余赴印度向,敦珠宁波车求法时,尝于灵惊山见一遗器。以铁为之,直径攀手始及,其巨可知。古代战争,以铁轮滚下,用以转斃敌众,威力猛巨,转*轮者,盖亦取*轮轮动,可厌伏烦恼、愚痴之意。
佛会三转*轮:
初转四谛*轮,为?陈如等五人说。云何为“谛”?意为真实之理。何为四谛,乃知苦,断集,慕灭,修道等四者是。
二转般若*轮,说般若经。今所诸说之心经,即属二转*轮时所说经之一。
三转*轮,说法华涅槃等经。
此即八相中之“转*轮”。
佛法说四十九年,住世八十岁。于波婆城示疾背痛,至拘尸那迦罗城,娑罗双树下入大涅槃。何为涅槃?此盖梵言,犹云寂灭。
此即八相中示现之最后一相:“入涅槃”。
甲二 闻法与说法
上来畧说释迦八相成佛之道,不过稍明佛说诸法因缘。今将释经文,应先明闻法者与说法者所应具足之条件,以为缘起。
乙一 五重玄义
云何五重玄义?乃说经、闻法必须先行了解之经中五重道理。此说本出于天台宗。今畧依之,先释五玄,似可令人易于听法。
一、释名:此乃就经题解脱,总摄一经眉目所在,寻释经题,可大别为七,后当详为判别。今所说“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为“法喻题”。“般若波罗蜜多”是“法”;“心”中喻。
二、显体:此乃就经文寻释,找出经中主体所在。主体即显,说法者固不至依文解义,听法者亦可智珠在握。今心经之主体,应为“舍利子,是诸法空相”到“无智亦无得”一段。
三、明宗:此乃辨明一经之宗,宗旨即明。则忆持更易,此经之宗,端在“以无所得故”五字。
四、辨用:经即有体:经即有体,有宗,则必有所用。今经云:“度一切苦厄”,又云:“能除一切苦”,是乃此经之用。畧言之,此经能破除三障。何为三障?即报障——众生所得之体,及众生所享用之物质;业障——由众生行为感应而得之业报;烦恼障——贪、嗔、痴等诸苦恼。
五、判教相:释迦说法,有所谓“五时八教”之别。亦将于后会详为讲说。今其体言之,本经属于释迦说法之第四时,即般若时。依天台宗言,喻如“熟酥”。
乙二 经论三分
即畧明五重玄义,仍当明一经之结构。此即所谓三分。无论佛说之“经”,与菩萨所造之“论”,均有些三部份结构在。
一、序分:密宗称此为“前行”。倘在诸论,则为“归敬述意”。
何为序分,此犹序说一经之缘起。亦可谓之曰开经。
今所讲说之心经,依玄奘师译本,为无有序分者,但他译仍具此分。
二、正宗分:密宗称此为“正行”。倘在诸论,则为“正陈论体”。
何为正宗分,此盖经文之主要部份,相当于世间撰述之正文。玄奘师译此经,二百六十字,全属此分。
三、流通分:密宗称为此为“后行”。倘在诸论,则为“次说回向”。
何为流通分,此盖取“法流通播”之义。亦可称为结经。相当于世间撰述之末段,本经原具流通分,但奘师所诵,亦缺畧此分。
乙三 六成就与五圆满
闻法与说法,不但须知一经之结构,且亦须知所有佛经皆具六成就——或如密宗言,具五圆满。
本经奘师译文,无此六成就或五圆满,非本经缺而不备,乃奘师畧而不诵耳。他译本固皆具足者也。
云何六成就与五圆满?
一、信成就;二闻成就:凡经开端,都曰“如是我闻”。“如是”者,言正宗分所言之法,盖乃如此,是属信证,因称此为“信成就”。“我闻”者,言正宗分段说之法,盖乃述经者所观闻,故称为“闻成就”。
自密宗言,统此二成就,称曰“法圆满”。
三、时成就:经云:“如是我闻,一时……”云云,“一时”者,即佛说此经之当时,亦即表闻法之当时,故称之曰“时成就”。
自密宗言,此为“时圆满”。
四、主成就:如经云:“如是我闻,一时佛……”云云,此“佛”字,即表说法之主,故称之为“主成就”。
自密宗言,此为“主圆满”。
五、处成就:例如经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城……”云云,此“在五舍城”一语,即表说法之地,亦即表闻法所在之处,故称之为“处成就”。
自密宗言,此为“地圆满”。
六、伴成就:例如经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与大此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云云,此“大比丘众”若干人,即表闻法者所俱之眷伴侣,故称之为“伴自宗言”,此为“眷属圆满”。
六成就或五圆满,乃为一经之证信。佛经结构严谨,于此可见。
乙四 闻法者守则
上来自五重玄义,乃至六成就证信,已将一经结构,约畧述说,今复申言诸闻法众,所应具之种种守则。
丙一 起三慧
闻法才,须起三慧,始能有所裨益,云何三慧?
一、闻慧:闻法者经中大义,声入心通,了然无碍。
二、思慧:于经中大义须以正思维。
三、修慧:不特能知经中大义,且须领会经中所说之法,进而修持。
今所说心经,闻法者应知般若波罗蜜多大义,澈了知无所得,而破三障,除一切苦厄。倘能如是,则三慧俱足矣。
丙二 除三过
闻法之时,复当除三过。云何三过。
一、不闻:与法会而不闻法,譬如饮器倒覆以盛甘露。则甘露焉可盛得?
二、烦恼:即闻法说,而心生烦恼,如患得患失,或心生罣碍,则如以污器盛甘露,甘露虽得,即沾污染,终不可饮。
三、不记:闻法而不记,或少记而不修,则如器已破而盛甘露,随得随失,终复何益!
丙三 除六垢
闻法之时须除三过,抑亦需除六垢。六垢云何?
一、骄傲心:以为法师所说,抑亦需除六垢。六垢云何?
二、不信心:将闻法所得,与一已之妄心比较,乃不具信心。
三、懈怠:闻法而不精进,或如迟到,早退之类。
四、散乱:闻法而心不在焉,精神未得集中。身虽在座,实未闻法。
五、昏沈:昏昏欲睡,神志不随法转。
六、不耐:法会之初,尚能听法,时能即久,厌心渐起。
丙四 具四想
除三过、六垢已,复应具四种想以闻法。
一、于己须如病者想。
二、于说法者须如医师想。
三、于教法者如药物想。
四、于修行如疗病想。
此四想者,皆为设喻之辞。佛为医王,故四想皆以医病设喻。正以众生有病,故须以佛法治之。病者于医师须具信,故于说法者亦应如是;病者于药物须服用,故于教法亦应如是;病者视疗病如解脱痴苦之道,故于修行亦应如是。
丙五 具六波罗蜜
以正念赴法会闻法,即具足六波罗蜜。今亦约说此义。
一、闻法之时,身、语、意三者,恭敬供养,即为“布施”。
二、于讲座中具足威仪,无喧哗扰乱,即为“持戒”。
三、不辞路远,不避寒暑,以参与法会,即为“忍辱”。
四、每会必到,不生懈怠,即为“精进”。
五、静心闻法,不起散乱,即为“禅定”。
六、闻法如义了达,不起邪见而生智慧,即为“般若”。
丙六 具四依
复次,闻法者须具四依。何为四依?
一、依义不依语:闻法者但取经中大义,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意。即但依其内容,而不必依其词语。大毗婆沙论云,有著文沙门,离经文字,终不敢道一语者,即谓其执着文字,但依语而不依义。
二、依智不依识:云何曰智?此指出世间智慧。云何曰识,此指世间智慧。闻法者,应依出世间智,而不依世间识。
三、依了义不依不了养:世尊说法,有实有权,有了义有不了义。何以有权,有不了义。此殆所谓“黄叶止儿啼”。小儿哭泣索饼,如以黄叶予之,权也,但终比不止儿啼为住。闻法者,但取其了义,不必依其不了义焉。
四、依法不依人:法为正义,不以说法之人为转移,闻法者倘不取法,而于甲说具信,乙说则不具信,便为依人不依法。应只依法义,不必理会谁人所说,均得依之。
乙五 说法者守则
上说闻法者应知具各事已,则说法者所具亦应知之。云何须具,一曰具五想。二曰具八行。
丙一 具五想
前言闻法者须具四想,以病药作喻,今说法者所应具五想,亦以病药作喻。
一、于己须如医师想。
二、于闻法者如病人想,以应病与药。
三、于所说法如药物想。
四、于如来,须如大医王想。
五、于佛法,须作久住想。
丙二 具八行
依密宗言,法师除五想外,并应八行具足,兹亦约畧揭示,能具此八行,法师可谓威仪具足矣。
一、先修无常。
二、于眷属修慈心。
三、断除恐人胜已之嫉妒。
四、除推后之懈怠。
五、除数说之疲厌。
六、不希求名利恭敬。
七、除于法生吝。
八、除扬己之长,彰人之短。
译本第二
上来说前论竟,今仍先言汉土译本,并约言其同异,使知本经译术大概。
甲一 汉文译本八种
据余所知,本经在汉土共有八种不同之译本,其译名与译者如次:
一、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 姚秦鸠摩罗什译
二、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唐玄奘译
三、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唐般刺若译
四、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唐义净译
五、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唐法成译
六、普遍智藏般若蜜多心经 唐法月译
七、薄伽梵母智慧到彼岸心经 民国贡噶法狮子译
八译之中,自以鸠摩罗什之译为最早。玄奘法师往天竺时,道途多艰,常持心经以解险厄,所持者当系罗什法师译本。至若奘师所译,据知乃于唐贞观二十三年在终南山中译,由知仁大师笔受。
从经题中,可见译者家法。
罗什着眼于总持,故译曰大明咒。
法月法师加普遍智藏四字标题,盖以此经不同于一般“般若”。
施护法师,及,贡噶先师属密宗,故一言“佛说圣佛母”一译“薄伽梵母”。
玄奘法师等四译,畧题般若心法,为法相宗之家法。
甲二 各译本之异同
一、依释文大概分别:玄奘法师译本与义净法师译本,文字全同,唯净师于本经末增“诵此经破十恶五逆九十五种邪道”等五十三字,言诵此经之功德,此为流通分。
般刺若译本与法成法师译本,文字亦大畧相同。
二、依三分具足五否分别:罗什与玄奘本,皆只译正宗分,而畧去序分及流通分。
余六译本,三分具足,但亦译详畧不一。
三、依说经者分别:法月法师译本,谓此经乃观自在菩萨,请世尊向大众宣说般若深法,故以此经为佛所亲说。
般刺若及法成法师译本,谓此经乃佛入甚深三昧时,观自在菩萨为舍利弗说般若波罗蜜多法。
施护法师为密宗高僧,故谓此经乃世尊入三昧时,以威神力,令观自在菩萨说此经。所谓等流身说法也。
贡噶先师译本,则以本经为佛入甚深三昧时,舍利弗请观自在菩萨所说。
诸译之异同,大约如此。
释题第三
今会讲说心经,已言系用玄奘法师译本,故标题八字,依奘师应为: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兹将此经题解脱说如后:
甲一 释般若
“般若”二字,为梵文音译。奘师译音而不译义,乃五不翻中之生善不翻,以般若尊重,智慧轻薄,倘强为译义,盖与“智慧”相近,只善与不善之分而已。
世间法之智慧,由意识所生;出世间法之般若,乃佛所证真如之智慧。故般若之义,实与世间智慧有别。
大畧言之,般若有五:
一、实相般若:云何为实相?真如之体,离诸虚妄相,故名为实相。此为所证之理。
二、观照般若:云何为观照。粗思为觉,细思为观。以智慧观照,能空五蕴。此为能证之智。
三、文字般若:文字方便,说诸法相。故文字般若为能诠之教。
四、境界般若:观澈一切地,皆成佛国。故境界般若,为理之所依。
五、眷属般若:此言六度万行,一切善业。故眷属般若,为智之所属。
上来畧说般若竟,尚欲稍明“摩诃”二字。摩诃者,汉言为“大”。云何为大?大乘之法,原有六大。
一、经大:有八万四千法源,故称经大。
二、利他大:为不断利他故,别分之为四摄——布施,爱语、利行、同事、不唯自利而已,故称利他大。
三、方便大:方便者,最高而善巧之法门也。其于五戒,若为度众生且有开遮例,如释尊杀船主,以救五百入海取宝商人,复能转杀盗淫,为戒定慧。故称万便大。
四、智慧大:直接了达真如,澈释法性,故智慧大。
五、精进大:六度万行,皆修行之法,故精进入。
六、果大:大乘之法,可证断德(断烦恼,证涅槃),可证智慧(得智慧,证菩提),故曰果大。
“摩诃般若者”,犹言大般若,能知摩诃般若,便可证得人我法我二空矣。
甲二 释波罗蜜多
波罗蜜多,亦为梵语。波罗,义为“彼岸”;蜜,义为“到”;多,为语助之词,合而言之,为一“彼岸到了”之义。
彼岸云何?般若涅槃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众生凡夫,居于此岸,生死轮回,流转不已,故苦海难渡。倘以光明智慧照断二障,顿了生死大事,即到彼岸也。
依此波罗蜜多法门,皆可直超苦海,今但言六波罗蜜与十波罗蜜。
乙一 六波罗蜜
六波罗蜜亦名六度,此为超苦海,到彼岸之六法门。何者为六?
一、布施波罗蜜:布施梵言“檀那”。布施度有三:一为财施,以财物济众利生也。二为法施,在世间则为以谋生技术,传授于人;在出世间则为说法济众生利生也。三为无畏施,以善巧方面,使众生远离恐怖,无有畏心也。
二、持戒波罗蜜:持戒梵言“尸罗”。菩萨所持戒度亦有三:一为摄律仪戒,诸恶莫作也。二为摄善法戒,众善奉行也。三为饶益有情戒,利乐众生也。
三、忍辱波罗蜜:忍辱梵言“羼提”。忍辱度亦有三:一为耐怨害忍,虽遇怨害,无有瞋心。二为安受苦忍,对诸苦恼,不生怨怼。三为深义不惊忍,谛察诸法深义,具大耐力,不生难心。
四、精进波罗蜜:精进梵言“毗梨耶”。精进度亦有三:一为披甲精进。言行者如外披坚甲,不畏诸烦恼艰难。二为加行精进。加行者,犹如加修行之意,行者修道资粮具足,即勤修不退。三为无厌足精进。不具厌足之心,不安住一地,不我居二乘。
五、禅定波罗蜜:禅定梵言“禅那”。禅定度亦有三:一为安乐住。于禅定中,一心住定平等任持,曰等持。即等持已。复引之使入定境,曰等引。已入正定之境界。得安乐住,曰等至。二为解疑。此为得安乐住已,了知不能贪著此觉受,乃安住法性无分别三摩地,证得空性法尔无念之境,故能究竟无念。
六、智慧波罗蜜:智慧梵言“般若”。智慧度复分三:一为闻所成慧,此慧由闻法而成,如说了解,得最胜慧。二为思所成慧,此慧由如理想思维而行抉择。三为修所成慧。佛言。“说食不饱”,虽得闻慧、思慧,仍须实修观证。故密宗最重修持次第,循阶渐入。如此依法起修,即为修所成慧。
大别而言,布施、持戒、忍辱三波罗蜜,尚为世间法,精进、禅定、智慧三波罗蜜,则为出世间法。而六波罗蜜中,以般若最为究竟。论者喻云:前五波罗蜜如盲如暗。般若如灯如明。
乙二 十波罗蜜
华严经有十波罗蜜之说。云何为十?除上六波罗蜜外尚有四波罗蜜具如下述:
一、方便波罗蜜之说。此有三度,一日回向方便,言将一已所作之种种善法,回向广大菩提。二日拔济方便,言以种种善巧方便,拔济众生苦恼。三日教化方便,教化众生,随其心乐,现种种身说法。
二、愿波罗蜜:佛愿如大海,故有二愿。一为度众生愿。以成就一切众生。二为求菩提愿,供养诸佛,愿得成正觉。
三、力波罗蜜:具甚深心力,无所杂染。故力波罗蜜,须具思择力与修习力。
四、智波罗蜜:此智与般若不同,智云者,知一切法真实,知一切如来力。且与世间之智慧不同,世间智慧与烦恼俱,为有漏智,此则无有烦恼,为无漏智。智度有二,一为受用法乐智,二为成熟有情智。
乙三 七最胜
窥基大师云,行者须具七最胜,始得名波罗蜜多。何谓为七最胜?
一、住菩萨种姓:为菩萨种子,行菩萨行,具菩萨性。
二、依大菩提心:大菩提云者,为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之意。
三、悲悯有情:此言于一切有情,均具悲心。
四、具行事业:具行六度,四摄等菩萨所应为之种种事业。
五、为相智所摄:此言不执著于诸相。
六、回向菩提:此言以种种功德,回向菩提。诸佛功德如大海,无涸尽时,回向及之,其最胜可想。
七、不为二障间杂:二障者,一为烦恼障。此复有六,日贪、瞋、痴、妒、慢、疑。二为所知障。蔽于所知,不受正法,不作正念思维。阿罗汉能断烦恼障,唯大菩萨能并断所知障。
乙四 三度
波罗蜜多,即为到彼岸义,则“度”义自具。若具体而言,度复有三:
一、时度:前五波罗蜜,度前二阿僧祇劫,般若波罗蜜,则度后一阿僧祇劫。
二、果度:果者,指此六度能得大菩提果而言。
三、自信清净度:能舍有相,取法实相,为自性清净度。此即三轮体空。——云何三轮体空?如就布施言,是指能施,所施及施物。三轮本体皆空,即是无相。盖以施主为能施,受施者为所施,施之财法为施物,此三者均以空理视之,即具此度。余五波罗蜜准此。且以有相之布施福德,可受天人福报,无相者为功德,可由此到彼岸而证菩提。
以上就是刘锐之心经密义阐述了,其实我们修行心经的时候可以看看这些法师的讲解,这些讲解是能够让我们知道心经的意思有哪些,让我们能够更好的去修行,从而改变我们的命运。以上只是作者对文章的一些理解,如果有不正确的地方还望海涵。
版权所有:书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