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经网

王骧陆居士心经随说

发布时间:2019-07-02 11:45:14作者:书经网

王骧陆居士心经随说

心经》不是讲的经,是参的经,是修行时印证心地的经。今不得已而随我读经之所得,随诸君修证之意境,契机印心而说,名《心经随说》。

《心经》者,一圆顿法门也。义较《金刚经》为深,有空双破,遮表齐资。众生心地未明,不达实相,起惑造业,沦生死海,偏有偏空,中道晦矣。佛涅槃后,最初之弊,在着于有,以为佛法如真金可取,必有所得,不觉向外驰求。于是龙猛菩萨救之,宏扬空宗,意谓依世俗谛,当为说有;依胜义谛,一切皆空。于是众生又起空见。其实同一著有,同一不空。无著菩萨,复请弥勒慈尊,说中道之教,双除空有二执,以明非空非不空。为对机去病,假说为有为空,及超真离智,则又何空何有?空有双非,斯名中道。然而中道亦不立,实相亦假名。智者当下直了。所以讲般若经,与他经不同,重在彼此印心。以心印经,以经印心,再以心印空,所谓“心空及第”。

诸君已修证多日,渐了心地法门,可以进而谈般若矣。

“般若”,华言大智慧,然不足以尽其义,当云“通达世出世法圆融无碍之大智慧”十四字,其义方合。般若乃福慧双修,有空齐照,除习障,证真理,乃体用一如之妙德也。

“波罗”言彼岸。“蜜多”言到,到者,证到也,由烦恼生死此岸,到菩提涅槃彼岸也。要具七种最胜,方可名“波罗蜜多”。何等谓七?一者安住菩萨种姓,此在见道分以后;二者依大菩提心,即发四无量心等;三者悲悯有情;四者具行事业;五者无相智所摄;六者回向菩提;七者不为二障间离。于此七中缺一,不名彼岸。故非修至证三昧,一切都无着手处。

“心”者,坚实灵妙之称。

“经”者,贯也,契也,常道也,路也。总言以此迷惘之心,循般若觉路,离生死业海,超登彼岸。但此岸是一个境界,入流、中流、到彼岸各各有境界。到彼岸而不上陆,是不彻底,等于未渡。必到彼岸之上,始永不退转,故云“蜜多”。梵语“多”者,上也。世人说“多心经”,真是误解可笑。或者因为世人多心,所以劝修,修至无心为止,却也有理,不知心经是参的经,是说八地以上菩萨之意境。若到“无挂碍”三个字,非十地到妙觉不能做到。

全经根本,重在“自在”二字。“观自在”三个字,不单指观世音菩萨,乃指一切菩萨,终不离此自在意境。即一切众生,本来亦是此意境,只因无明二障所覆,不能启发,自己弄得不自在,有体不能起用,枉受颠倒。有人说凡夫不同菩萨,观照了才自在,不观照便不自在。如此说法,般若成个死物,岂非笑话,《心经》的心尚是未经修行的心,尚不会用般若渡过彼岸的心,尚是不自在的苦厄心,不能利己,安能利他,不名菩萨。但要到利己利他,成大自在之境,非依般若修行不可,且必“行深”的般若。般若是荡空扫有,而甚深的般若,却是空空。般若是剑,以剑破见,最后仍要破剑,以剑破剑,得无所破,方名究竟。是在各人所修得之境界而施,非有定法。

今初步先言“苦厄”。苦厄如何断?渡即是断。但如何渡?应先明“苦厄”是什么?凡碍于事者曰“苦”,碍于理者曰“厄”。事理不自在,便是大苦厄。而事理之纠纷,不出五蕴。

“五蕴”者,色、受、想、行、识也。以蕴结不易解,故曰“蕴”。凡六根六尘,皆属于色;如见红花,根尘相对,和合成见,见即触动而受入矣;随即思量计度,是何物乎?是名想;因想而行蕴流转,是名行;因想行之转而识为红花,是名曰识。总之心境相对,无论为善为恶,为是为非,终不出此五蕴。维执之坚,故蕴之亦坚,越不放松,则比量计执心越强,事理之苦厄越大。其总因在无智慧力澈了其本空,认妄为真,认虚为实,认暂时生灭、不可靠者为永久足恃,冤枉受此苦恼。故智者明澈苦厄之根,不在五蕴,而在不能空五蕴。其所以不能观空者,在自己慧照力不强,不强由于工夫不深,故用深般若观照,但并非般若另有深浅二物。是言功夫纯熟时,即可照见深入,证知其毕竟皆空,而苦厄自渡。能渡自己苦厄者,必能渡人,此即大自在菩萨。众生本来是自在,只因不觉而放弃耳。愚人不解,以为五蕴是个毒物,故入于断灭,不知“照见五蕴皆空”,不是照见五蕴皆灭。般若不是死法,要活人来用。能用般若,斯人毕竟不会死矣,以生死了也。故般若有文字、观照、实相、眷属、境界五种。以文字而知般若相貌,遂起观照般若之用,证知实相般若之体。凡六度万行者,皆般若引为眷属者也,非此不足以显般若之功用。而功德齐资,得大自在时,即境界般若也。

世人愚惘,不了“色空”二义。所言“空”者,并非虚无之空、灭后之空、不可得见之空,正是眼前形形色色,即有即空。以无自性,故空;以因缘假合,故空;以毕竟不实,故空。日月星辰,山河大地,草木丛林,宫殿房舍,人物禽兽,其形万类,无非是色,无非是空。智者不惑,正不必细为解释,已证知即色即空矣。盖非色无以显空,非空无以见色,相形而真俗二谛立矣。《维摩诘经》云:“非色灭空,色自性空”。此空,非空非不空,不可即定为空。以空亦空故。譬如镜子照一切,由小而大,由近而远,先见我面,次照室内,再照室外园林山水,乃至日月风云,一切世界。镜中森罗万象,无非是空,无非是色。即镜子与照,亦何曾离空离色。同在即空即色之中。惟凡夫执有,牢不可破,故言“色不异空”以破之;四果偏空,不知偏空即落于有,空亦不离乎色,故言“空不异色”以破之;权乘菩萨,于色空二义,尚立二见,未融不二法门,故言“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以破之。言不异者,尚有对待相似之义,此则直接痛快,毫不犹豫,迳说即是同一不二,非极有力量之甚深般若,安能通法界一如之义,显此一合相哉!世间万有,都属微细流转生灭,故有人执之为断;但轮转不已,如草木每年逢春必茂,入秋而枯,枯而复荣,年年如是,世人又执为常;实则因缘和合,非断非常。世间一切都属缘合相对,以相对之不可得,终必归到绝对。如明空义:则五蕴者,色如聚沫,受喻浮泡,想同阳焰,行类芭蕉,识犹幻事,乃三性中由依他起性入遍计执也。原是三无性,故空。即圆成实性,亦名为空。实则三性非空非不空,对有者破执,总说为空。此言空五蕴者,但空比量之遍计所执性,非对依他起性、圆成实性都无所有之为空也。佛说一切皆空者,只因一切皆无自性耳。

至于“苦厄”,根本由惑而起。五蕴之绵绵不断,惑也,由惑而业而苦。八苦之外,复有三苦义:一苦苦。苦楚难受,名苦苦;二坏苦。世间诸乐,不久即变坏,因坏成忧,是名坏苦;三行苦。诸有漏法,自然迁流,逼迫不安,是名行苦。又三灾八难等,皆名为苦。及修至我执能忘,法执亦破,慧照不惑,因果分明,苦又从何附庸哉。

“舍利子”,在小乘中,智慧第一,其母名舍利,且能辩,故呼为舍利子。会中呼其名而告之,即普告大众也。

“诸法”,即一切法。“空相”,即空义,不可执“相”字解,因空亦有相,空杯空壶,以水满之,空相即无。此言“空”者,以一切法缘合始有,心生则法生,心灭则法灭。心本不法,法于何立,心境双空,诸法亦空。

以不见其生处,不见其灭处,既“不生不灭”为总因,所以“垢净”、“增减”、来去、一异、是非,种种对象,皆不成立。

“是故空中无色……”,言菩萨于观空之中,彻了诸法本空,则色亦不立,五蕴、十二入、十八界、十二因缘、四谛法,一切都不立。“无”者,不著、不执、不立之谓也,非断灭不有,死执为无之谓也。学者于此迷去,其流弊乃至拨无因果,倒行逆施,至可惜也。智者不独一切不立,并此不立亦不立,是名曰“尽”,不独无无明,言无无明亦无也。即前云以剑斩见,更以剑斩剑,得无所斩,斯名曰“尽”。到此意境,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实无有少法可得。说智即非智,说得即不得,故言”无智亦无得”,以毕竟无所得故。至五蕴、十二入、十八界、十二因缘、四谛五种法,为三乘所通修。二乘法执未亡,尚执此五种为实有,今破实有而说为无,以其体义俱空寂故。惟方便善巧,令修此五法,破其我法二执,渐令入真。盖五蕴十二处等五法,同是有为法,毕竟如梦幻泡影耳。

“菩提萨埵”,即是菩萨,此言觉有情。其自修功夫,亦必依般若法门而渡彼岸,至“无挂碍”时,即是“究竟涅槃”,即已超登佛位。挂碍无,即一切苦厄断。十法界中,惟佛不称众生,余自菩萨至地狱,九界均称众生,因众生乃烦恼之别称。上至菩萨,下至地狱,均有挂碍,只是多寡粗细之别。如地狱,挂碍于多分之贪嗔痴;鬼道挂碍于多分之贪;畜道挂碍于多分之痴;魔道挂碍于多分之嗔;人道挂碍于少分之贪嗔痴;天道挂碍于少分之贪;声闻乘挂碍于四谛法;缘觉乘挂碍于十二因缘;菩萨挂碍于六度万行,及至十地等觉,尚有极微细之挂碍,以尚有众生可度,尚有佛可成也。以挂碍故,即有人我得失之分,恐怖自然而起,求利心、求名心、重视性命心,亦油然而生。凡夫恐怖约有五种。云何谓五:一者不活恐怖,如生活之维持等等;二者畏得恶名恐怖;三者死亡之恐怖;四者入恶道恐怖;五者怯众畏恐怖。怯众者,言所修或不如人,恐堕落也。此虽圣人未必有,而微细之恐怖难除。故有恐怖,即有颠倒。颠倒约有六:如视无常反为常,一也;苦反为乐,二也;不净反为净,三也;无我反为执我,四也;邪反为正,五也;非是反执为是,六也,是皆名心倒。颠倒为因,梦想为果,如何而能涅槃乎?

以上就是王骧陆居士心经随说了,其实我们修行心经的时候可以看看这些的讲解,这些讲解是能够让我们知道心经的意思是什么,让我们能够更好的去修行,从而改变我们的命运。以上只是作者对文章的一些理解,如果有不正确的地方还望海涵。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心经全文

  • 心经念诵

  • 心经解释

版权所有:书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