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白话解经文正解第一卷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少室六门]
观自在菩萨
菩萨超圣智。六处悉皆同。心空观自在。无阂大神通。
禅门入正受。三昧任西东。十方游历遍。不见佛行踪。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六年求大道。行深不离身。智慧心解脱。达彼岸头人。
圣道空寂寂。如是我今闻。佛行平等意。时到自超群。
[慧净禅师]
小乘虽证人无我法执迷情由未改
涅槃生死不能物菩萨于中得自在
[净慧和尚]
这里的“观自在菩萨”既是观世音菩萨,也可以指所有修深般若,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的人。修得这种菩萨道的人,都是观自在菩萨。
观自在就是观世音,是观世音另外的一种翻译,是“观世音而得自在”的省略。
观世音观的是什么呢?观察世间一切呼喊救苦救难的声音。在我们这个世界,有无数的人在呼喊观世音菩萨。呼喊观世音菩萨做什么呢?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寻声救苦,“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度人舟”。时时刻刻为我们苦难的众生作舟航,作导师,作梯子,作桥梁。作得彻底了,圆满了,也就得了大自在。换句话来说,只有达到观自在,才能观世音而救世间的一切苦难。
观世音菩萨是我们学佛法,修佛道的榜样。
[补注]
佛教教人明心见性。
怎样才能明心见性?人们从小到大,在家庭、学校、社会受到教肓,受到熏淘,各人心里都形成了一套属于自己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善人会成为有益于人类社会的人才,恶人会成为害人害己的败类。
人类社会都提倡善人善事。不过,善人也经常要遇到麻繁事,伤心事,心里有很多烦恼。烦恼是一种心障,障蔽着自己本来明净的心。恶人本性并不是恶的,只是由于沾染了太多恶习,被恶劣习气障蔽了本来明净的心,才会生恶念,犯恶业。
人们心中已有的知识,包括社会知识和自然知识,如果不善于去妄存真,去旧更新,而是因陈守旧,固执成见,也是一种心障。
被烦恼事引起的心障,叫做烦恼障;由固执成见引起的心障,叫做智障。要想明心见性,必须去掉这两种心障。去掉心障,露出本来明净的心,便能正确认识自己,正确认识世界,就是明心见性了。
怎样才能去掉这两种心障呢?释迦牟尼教他的弟子们修行般若波罗蜜多。
般若波罗蜜多是什么意思?般若是大智慧;波罗蜜多,又简称波罗蜜,意思是到彼岸。到哪个彼岸?到没有烦恼的彼岸。在那里,人人都像弥勒菩萨那样,大肚能容,笑口常开。那里是修行人梦寐以求的极乐世界。在大智慧的指导下,度到没有烦恼的极乐的彼岸。这是一种修行法门,或说是度门。因此,般若波罗蜜多,可称为大智度。
大智度中,包含六度门,分别叫做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
怎样布施?施财物供养寺庙僧众,施财物帮助穷困的人;贡献力气,助人为乐;贡献才智,弘扬佛法;发明创造,造福人类;这些都是布施。
怎样持戒?皈依佛门的人,要遵守佛门戒律,诸恶勿作,众善奉行;国家公民,要遵守国家法律;作为社会的一个成员,都应当自觉养成良好的社会道德;这些都是持戒的起码要求。
怎样是忍辱?不是叫你忍辱偷生。修学大乘佛法,自己未得度,发愿度世人,这是一桩大事业。干大事业的人,要忍辱负重,一切时.一切处,对一切人.一切事,都不生嗔恚之心。
怎样是精进?行住坐卧,不忘修持,精益求精,永无止境。
怎样修禅定?初学的人,一般要安心静坐,或持名念佛,或观想佛身好相,系心一处,渐入至静状态。功夫淳熟,可能在禅境中见到许多不思议的殊胜境界。这些境界,其实是阿赖耶识(又名藏识,即潜意识)作用生起的幻相。面对幻相,自心不动,不生妄想,便说是禅定。禅宗六祖慧能说:“外境离相是禅,内心不动是定。”
般若是大智慧。这大智慧不是普通人的智慧。不参与禅定实践的人,很难明白般若智慧是怎么样的大智慧。修习禅定的人,如果在禅中还有私心杂念,有偏执见,也不可能生发般若智慧。
般若波罗蜜,最胜最第一,无去亦无来,不入亦不出。
施戒忍进禅,是为六度足,般若是为目,建瓴在高屋。
观照不着相,常寂非草木,圆明常寂照,自在莲池浴。
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少室六门]
照见五蕴皆空
贪爱成五蕴,假合得为身。血肉连筋骨,皮里一堆尘。
迷途生乐著,智者不为亲。四相皆归尽,呼甚乃为真。
度一切苦厄
妄系身为苦,人我心自迷。涅槃清净道,谁肯著心依。
阴界六尘起,厄难业相随。若要心无苦。闻早悟菩提。
[慧净禅师]
四大五蕴无非色,人我众生本性空。
若能发慧当心照,长辞苦厄出烦笼。
[大颠禅师]
五蕴者,色受想行识。今人依此修行,常自反照,交见五蕴净尽,净裸裸,赤洒洒,到这田地,自然休歇。若不得五蕴空,依旧堕落生死界。四大五蕴身如客店,主人暂住,主人既离,屋舍倒坏。
[净慧和尚]
“观自在菩萨”是能修能证的人;“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是所修所证的法。这段话,每一个字都非常地重要,我们在体会的时候,在念诵的时候,千万不能轻轻地划过,要深入地去体会这段话的三个意思。“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是一个意思,“照见五蕴皆空”是一个意思,“度一切苦厄”是一个意思。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就是般若见,是见地。“照见五蕴皆空”,是功夫。“度一切苦厄”,就是结果。深般若就是甚深般若,甚深智慧,大智慧。深般若不是拿来谈论的,是要具体地去行,去实践,也就是要孜孜不倦地按照般若的要求,住在般若的境界当中。
“照见五蕴皆空”,一切的力量都在这句话上。“五蕴”就是色、受、想、行、识。这五件事聚合在一起就是我们的生命体,就是我们生活的现实。
凡夫有染污的五蕴,圣贤有清净的五蕴。
我们的生命是什么呢?就是色、受、想、行、识。色是指的色法,指物质世界;受、想、行、识是心法,指精神世界。
一个色字把地、水、火、风四种基本元素所构成的物质世界,人体眼、耳、鼻、舌、身等感觉器官,色、声、香、味、触、法等感觉对象,全部包罗无遗。山河大地、草木丛林,一切有生命的,无生命的,都在一个“色”字当中。
色,是指物质世界;受、想、行是心理活动,属于心所;识,则是我们精神的主体,认识的主体,就是我们的心,属于心王。“照见”就是用深般若的力量,观照的力量,突破这五蕴的障碍。“空”有突破、超越、转变的意思,不是要消灭五蕴,而是要突破五蕴的障碍。因为即使开了悟,成了佛还有五蕴,只是超越了,突破了。突破了什么东西呢?突破了迷惑。
“一切苦厄”,不是指某一个苦厄。一切苦厄度尽,就是二障——烦恼障、所知障断尽,二执——人我执、法我执破尽,证得大涅槃,那才可以称得上是度尽一切苦厄,彻底地超越了。
“照见五蕴皆空”这个功夫,从现在开始,我们要一点一滴地去做,一直做到成佛,金刚后心那一刻,彻底地转变,那才算是度尽一切苦厄了。我们在念诵这段经文的时候,要全身心地去体会它,把整个生命都融入到超越的境界当中,我们的功夫就能够逐步地相应。
一切苦厄度尽,就是涅槃境界。
涅槃者,烦恼永熄,一切烦恼之火熄灭了,我们这颗心不会再像在滚油中熬煎一样。我们这颗心在没有开悟之前,在迷惑当中,就像在滚油中煎熬,所以叫热恼。烦恼是热恼,烦字有个火的部首,恼字有个心的部首,火在烧心,多么痛苦啊。希望我们每一位,在读这本《心经》的时候,对每一个字都不要放过,深刻地去体会。
记住这件事:色、受、想、行、识五蕴就是我们生命的全部内容,我们生活的全部内容,修行就是要从这个地方下手。
[补注]
释迦牟尼在王舍城外灵鹫山上对弟子们说《大般若经》时,回答大弟子舍利子(又名舍利弗)关于般若波罗蜜行的问题,说到五蕴皆空。《心经》中短短二百六十字,是《大般若经》的总纲。一切大乘经典都不离这个宗旨。
五蕴是什么?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怎样建立起来的?这是一个很不容易说清楚的问题。古代佛教用五蕴来说明人们形成认识的过程。五蕴是: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
人们的感觉器官有接收外界事物的功能,外界事物通过人们的感觉器官在心中(现代科学说是在人脑中)形成了一种感知,这种感知的印象就叫做色蕴。色蕴是客观事物在人们脑中的反映。这种感知不一定是主动有意的,很多时候是被动的,无意的。这种感知马上触动了人们思维的神经,被领受下来,作分别,作推想,判断是舒服或不舒服,喜欢或讨厌。接着,还要运用逻辑思维,对判断的初步结果进行深加工,最后形成了一个鲜明的识相,这就是从色蕴到受蕴、想蕴、行蕴、识蕴的全过程。
教外人士因为不明白甚么是五蕴,不明白五蕴皆空的真实义,所以不少人把释迦牟尼说的五蕴皆空,误解为万物皆空、万事皆空,这是十分有害的曲解。如果真的万物皆空、万事皆空,那幺,修善行也空,干坏事也空,人类社会不知会变成甚什么样子了。
五蕴不是实物。
受想行识这四蕴不是实物,容易理解。色蕴不是实物吗?
有一则人们熟识的童话。一只木瓜从树上掉到水塘里,“咕咚”!兔子吓得没命跑,大叫“咕咚来了”。弄得林中野兽都惊慌地跟着逃命。木瓜是实物,木瓜落水发出“咕咚”响是实有的事,兔子和那些逃命的野兽心中的“咕咚怪物”便是色蕴。这色蕴不是实物,也不是原来实有的事。色蕴是客观事物在人们脑子里的反映。
上面说的是逗小孩的笑话。人们会说:“我没有那么傻吧”?很难说啊!谁敢夸口说自己心中的色蕴都同客观真实一模一样呢?
除了佛和观自在菩萨之外,一般人都未能断除烦脑障和智障,常常戴着有色的哈哈镜看世界,在自己心中的色蕴多是扭曲了的形象,再用既有的错误观念作参照系,运用主观的逻辑进行推理,怎能如实地反映客观世界呢?
释迦牟尼教弟子们要学会照见五蕴皆空,不要把妄的看成真的,不要捡着瓦砾当珍宝。
谁能照见五蕴皆空?
观自在菩萨能照见五蕴皆空。
人们最大的烦恼是生死大事,如果能正确认识生命的奥秘,增强抗病能力,延缓衰老,可说是获得一定的自在;如果能为济世救民而把生死置之度外,这是最大的自在。对待钱财,做钱财的主人,不做钱财的奴隶;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甘于淡泊,知足常乐,也会活得很自在。如果对待利衰毁誉称讽苦乐,能做到八风不动,也可称得上是观自在菩萨了。坐禅的人会产生动痒轻重凉暖涩滑等虚妄感觉。当坐禅进入至静状态时,即是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由于阿赖耶识在作怪,会产生幻视幻听的魔事境界。这就是刹那刹那地变幻的变易生死现象,这正是释迦牟尼要弟子彻底解决的生死大事。
《金刚经》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禅中的魔事境界,正是有为法产生的梦幻泡影。观自在菩萨在禅中观幻能离幻,离幻即是真,远离分段生死和变易生死两种生死,这才是释迦牟尼说的最重要的生死大事。这样才能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中得大自在。
钱财自在,八风自在,魔幻自在,生死自在,就是真真正正的观自在菩萨了。
观自在了,照见五蕴空了,一切烦恼都化为乌有了,还有什么苦厄不得超度?
在世人眼中,生老病死是苦,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蕴盛是苦,见五蕴空了,这八苦都化归无所有处了。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离妄归真,降邪魔,见如来;大肚能容,笑口常开,苦变成乐了。
甜也乐,苦也乐,随缘安住心常乐;天常在,地常在,所欲随心恒自在。
心经白话解经文正解第二卷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少室六门]
舍利子
达道由心本,心净利还多。如莲华出水,顿觉道源和。
常居寂灭相,智慧众难过。独超三界外,更不恋娑婆。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色与空一种,未到见两般。二乘生分别,执相自心谩。
空外无别色,非色义能宽。无生清净性,悟者即涅槃。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非空空不有,非色色无形。色空同归一,净土得安宁。
非空空为妙,非色色分明。色空皆非相,甚处立身形。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受想纳诸缘,行识量能宽。遍计心须灭,我病不相于。
解脱心无碍,破执悟心源。故云亦如是,性相一般般。
[慧净禅师]
空色假待曾何实其中唯有一真如
心境晓同如幻梦逍遥独步入无余
[大颠禅师]
色与空一种,上至诸佛,下至蝼蚁,若若本来总是空。眼是色不能见,只是真空能见;耳是色不能闻,只是真空能闻。分为八万四千见闻觉知,总归六根。色空不异,真空[玄+少]理。
因有眼故,便受其色;因有色故,便受其想;因有想故,便受其行,因有行故,便受其识。因有识故,便有六根名相。随声逐色,流浪生死,终无止住。
若要生死断,但从一根照破,当下空寂。直下承当。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寂无所寂,唯见于空。空无所空,八万四千尘劳妄想,一使顿息。人亦空,法亦空。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动念即乖,安排即错。若能彻底无依,直下承当,亦无人,亦无佛。
四大五蕴,从它虚生虚没,于自己法身总无交涉。和光尘不染,三界独为尊。此长劫虚空不坏之身,会么?
竹影扫阶称不动,月轮穿海水无痕。
众生法身清净,无瑕无染无污,坏不得,烧不得。如莲花不着水,心清净虚空之体,在圣而不增,在凡而不减。如如不动,无欠无余。棒打虚空空不通,刀碎虚空空不断。绳缚虚空空不住,灰烧虚空空不着。虚空之体,安色空不受色,安声空不受声。六道四生,一切假名,都无所受。
[净慧和尚]
舍利子就是舍利弗,他是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是智慧第一。
《心经》是讲智慧的经典,所以舍利弗是当机众。由舍利弗的发问“菩萨如何行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观世音菩萨就说了这部经。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这一段话还是接着“照见五蕴皆空”而来,五蕴皆空怎么空呢?分为两个步骤:首先就举色法,在色法与空两者之间进行比较。为什么五蕴皆空呢?因为空与色没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叫做“不异”。这是第一步,比较浅层次地来认识色与空之间的关系。色与空的关系只是不异,不异就是相同。不说相同,而说不异,道理是一样的。色为什么不异空呢?因为色法的存在不是孤立的,是要依赖众多的条件,才有一个具体事物的发生、存在、发展和消亡。凡是需要条件而存在的事物,它本身就没有独立存在的自性,因其自性空,所以说“色不异空”。空也不异色,空为什么不异色呢?因为空的显示,也是需要在众多的条件之下,才能显示空义,所以说空不自空,色不自色,这两者是在一个不异的层面来加以说明的。
色法如是,受、想、行、识也是这样,都是有条件的存在,凡是有条件存在的任何事物都是空无自性,这是第一层意思。色与空,似乎还是两个东西。
第二层意思,“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与空不是两件事情,是一件事情,用“即是”来表示,而不是用“不异”来表示,是说色的本身就是空,空的本身就是色,色与空浑然一体。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一切诸法当体即空,虽然诸法空性宛然,但真空不碍妙有,妙有不碍真空。这才是般若智慧的本意。
只有把一切事物当体、当下看空了,看到一切事物的实相,才能真正地超越自我,才能真正做到五蕴皆空。
一切事物当体即空这个道理,是学习佛法,修习禅定,度一切苦厄,必须要深刻、真实加以认识的一个根本观点,这也是佛法的根本观点。佛法与其他学说根本的区分点就是缘起性空的道理,这就是佛法的大智慧。如果我们将此弄明白了,或者说慢慢地明白了,这就是我们处理生存、生活、生死的大智慧。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我们的生活中,充满禅悦;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显露着空性;我们生活的每一刻都与空性不异。只有把对空性的认识运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才能真正地照见五蕴皆空,也才能随时随地度一切苦厄。
[补注]
释迦牟尼怕弟子们听了“五蕴皆空”的说法,破了“有见”,又会执着空相,生起“无见”,所以举色蕴为例,让弟子们正确理解空的真实义。
说“色不异空”,“色即是空”,明确色蕴不是实有;说“空不异色”,“空即是色”,明确空不是无。这就排除了“有见”和“无见”两种偏见。
《楞伽经》说:“如来说法离四句,离一异、俱不俱、常无常、有无非有非无。”告诫弟子们在弘扬佛法时,不要孤立地、片面地看问题,要用相待(相对)的观点看问题。
受想行识这四蕴,和色蕴一样,说有嘛,不是实有;说空嘛,在心中都有迹可寻,并且左右着人们意识的发生、形成、变化和消亡,不能说它是无。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少室六门]
舍利子
说舍论身相,利言一种心。菩萨金刚力,四相勿令侵。
达道离人执,见性法无音。诸漏皆总尽,遍体是真金。
是诸法空相
诸佛说空法,声闻有相求。寻经觅道理,何日学心休。
圆成真实相,顿见罢心修。迥然超法界,自在更何忧。
不生不灭
卢舍清净体,无相本来真。如空皆总遍,万劫体长存。
不共皆不著,无旧亦无新。和光尘不染,三界独为尊。
不垢不净
真如越三界,垢净本来无。能仁起方便,说细及言粗。
空界无有法,是现一轮孤。本来无一物,岂合两般呼。
不增不减
如来体无相,满足十方空。空上难立有,有内不见空。
看似水中月,闻如耳畔风。法身何增减,三界号真容。
[净慧和尚]
诸法空相指的就是上面所说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就是诸法真实的相状,或者状态。一切法都是缘生缘灭,都没有自性,无自性故空。一切法的状态就是“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种状态,是一切诸法的原态,本来面目。不随诸法之生而生,也不随诸法之灭而灭,所以是“不生不灭”。不因为修行,断除了烦恼,诸法的空相就变得干净了。也不是说心中有烦恼、苦恼,诸法的空相就垢染。诸法空相不随心净而净,不随垢染而垢,所以叫做“不垢不净”。不因为是圣者,空相会增加,也不因为是凡夫,空相会减少。这就是“不增不减”。
空相即实相,这个东西很奇妙,虽然我们看不见、摸不着,但它片刻也没有离开过我们,我们随时都在接触它,随时都处在诸法空相当中,只是我们有迷惑,不能同归,不能认同。
这里所指的诸法,既包括前面所讲的色、受、想、行、识五蕴,也包括下面所讲的十二处、十八界,乃至四谛、十二因缘,菩萨的智与得,都在一切诸法之内。既然是诸法,有为、无为、净法、染法都包括在其中。我们人类只是诸法中的一法而已;我们每个个体生命,也是诸法中的一法;山河大地、草木丛林、情与无情,都是一法,都在诸法之中,其原态与空相都是一致的。山河大地,宇宙空间,其空相不因其大而大;一粒沙子,一棵小草,其空相不因其小而小。
这个诸法空相,不可思不可议,不是有相不是无相,不是生相不是灭相,一切二元对立的东西都超越了,包括超越本身也超越了,那就是究竟涅槃。
《心经》所讲的道理,要从功夫、见地上去理解,去落实,我们的修行就有了方向,有了目标。
什么是入定呢?坐下来,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时间的观念消失了,空间的观念消失了,不起心,不动念,既不妄想纷飞,又没有昏沉。一个小时过去了,如同弹指一挥间;一天过去了,如在刹那之间,那就是定。不要把坐中昏昏沉沉、迷迷糊糊的状态认为是定。入定的心境,就像一潭止水,明明朗朗、清清楚楚、清澈见底,那是对定的境界的一种形容。所谓: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洁。秋天的月亮,清澈的潭水,那就是定心的境界。
定心的境界,不仅仅是定在起作用,慧也在起作用,定慧等持。定慧平等,定慧相资,这样才会有“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洁”那样安详自在的境界出现。行香、坐香、喝茶、吃饭、睡觉、如厕……所有这些生活环节都是用功处,都不要打失正念。只有在三业的任何一个方面、一个时间段、一种生活环境中都能保持专注、清明、绵密,定的境界才有可能出现,空性才会慢慢地呈现出来。
诸法的空相与我们的心念、生活,从来没有过距离,只因我们的心念被妄想杂念占据了,这个思想的领地被烦恼盘踞着,所以空性、空相、心的原态显露不出来。用功的目的就是要把盘踞在我们思想领地的种种妄想杂念一齐打扫干净,清除干净。说到打扫、清除的时候,各位不要误会,以为一定要找到一个东西成为对立面,然后尽量地压抑它、排除它。其实不然。所谓“念起即觉,觉之即无”,不去理它,烦恼自然就不起作用。你越是理它,在意它,越是想消除烦恼,可能它的那种反弹力反而会胜过你正念的力晕。所以要调心,只可以调,不可以把它当作对立面,去硬性地加以抵制。越抵制,越坏事;越抵制,烦恼越多;越抵制,心越是安定不下来,功夫越是不能上路。
用功夫是一件非常长远的事情,不是一天、两天,一个七、两个七就能够解决所有问题的。功夫要长期作,持之以恒,功夫才能成熟。但是,在见地上它又是刹那间的事情,明白过来了,就不要再走回头路,要一直坚持,功夫就能进步和提升。
[补注]
这里说的诸法,包括五蕴法、十二处法、十八界法、十二因缘法、四谛法、菩萨法。在观自在菩萨的法眼里,这些法都是空的。这一句,用了六个不、三对相待的问题说明空的含意。生与灭、垢与净、增与减,都是互相对立又互相依存的两个方面。这两方面中,缺了任一方面,对方都不能独立存在。
说什么不生不灭?
不是说石头不生不灭,不是说生物不生不灭,也不是说常人的心意识不生不灭。一块石头,好象不会发生变化,日子一长会发现它变成沙,变成泥尘。石头灭了,生成了沙;沙灭了,生成了泥尘。一个婴儿生出来了,长大了,老了,死了,变成了白骨,变成了微尘。常人的心意识,随着时间的迁流,不停地在变化。前一个念头灭了,生成了后一个念;这后一个念头灭了,又生成再下一个念。世间的事物,常人的心意识,都不停地生灭灭生,刹那刹那地变,生死轮常转。
那么,有什么不生不灭呢?
如果你成了观自在菩萨,你能照见五蕴皆空,不生妄想,不生烦恼,心地清净,犹如止水,波浪不兴,就说你得了无生法忍。无生便无什么要灭的。这就是不生不灭的境界。
可怜蜀犬吠日,可悯杞人忧天;大肚能容开口笑,烦恼无灭亦无生。
不垢不净是什么意思?
常人对一切事物都习惯于执着二边见。墙上挂着一幅画,一个人说挂得高了,另一个人说挂得低了,两人各自固执己见,争论不休。有人说,穿金戴银,吃山珍海味,住小洋房,开小汽车,这样的生活才是幸福;有人说,青衣素巾,清茶淡饭,居漏室,安步当车,这样的生活很幸福。前者说后者寒酸,后者说前者摆款,也是各自固执己见,各有各理。观自在菩萨能随顺一切法,无爱憎,无取舍。
一些修行人,讲究离垢求净,妄分别哪些是垢,哪些是净。在观自在菩萨的法眼里,诸法平等,无所谓垢,无所谓净,不妄加分别,才得清净心。
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即将成佛时,见魔王波旬的三个女儿脱得半裸来挑逗。释迦牟尼心如止水,不说她们垢,也不说她们净,幻境随即隐灭。又见魔兵弯弓射箭,释迦牟尼见恶不惊,心如磐石,只见箭矢都变成了莲花,即垢成净。
不增不减是什么意思?
这里说的是清净的心地。照见了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便得无生法忍;识不垢不净,见诸法平等,便得心地清净,便见原来明净的本心本性。这明净的本心本性,象虚空一样广大,能容万象。没有人能把虚空挖去一块,使虚空减小;也没有人能把一块虚空补上去,使虚空增大。明净的本心本性,也象虚空一样,增不见多,减不见少,所以说不增不减。
大海洋洋纳百川,虚空荡荡叠三千。
心宽装得难容事,增减无妨大法船。
心经白话解经文正解第三卷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
[少室六门]
【是故空中】
菩提不在外,中闻觅也难。非相非非相,量测失机关。
世界非世界,三光照四天。本来无障阂,甚处有遮栏。
【无色无受想行识】
无色本来空,无受意还同。行识无中有,有尽却归空。
执有实不有,依空又落空。色空心俱离,方始得神通。
[慧净禅师]
生灭虚空缘心恋,净识相违识不通。
增减了知无损益,即与能仁法性同。
[净慧和尚]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这是讲在真空实相的状态中,没有五蕴的名目。“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这是讲在真空实相的状态中,没有十二处的名目。“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这是讲在真空实相的状态中,十八界的名目也不存在。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前面讲到,“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既然真空实相无生灭,无垢净,无增减,那么一切对立的东西也就都不存在。五蕴是对待法,十二处是对待法,十八界也是对待法,在真空实相中,都无安立处。如果说在真空实相中还有这些名目,那么真空实相就是对待法,就不是究竟法,就不是平等法。“是故”二字是承上启下而言,正因为“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所以”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乃至无十八界。
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在佛学上叫做三科法门。佛陀说法,处处都是根据三科法门来开示演说、教化众生的。所谓三科者,就是三类。
这三科有什么区别呢?首先,一切万法总不出色、心二法,凡夫之所以成为凡夫,就是在色、心二法上产生了迷惑、烦恼,造种种业,受种种报。因为迷悟的根源就在色、心二法上,—切佛法都是依色、心二法而展开。从五蕴来说,它是对迷色少、迷心多的众生而开示的法门。五蕴在佛学上叫做“合色开心”。眼、耳、鼻、舌、身、色、声、香、味、触、法,共十一法,有一类众生,在这些问题上迷惑比较轻,而在心法上迷惑比较重,所以叫“合色开心”,把十一个色法合成一个。而将心法开为四个:受、想、行、识。这四法,前面的三种是心所,识是心王。心所者,从属心王,是心王的活动,心理的活动,思想的活动。五蕴,就是针对迷色少、迷心多者而说的法。所谓“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就是要把五蕴突破了,超越了,或者是转化了,提升了,就能度一切苦厄。
[补注]
说:“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意思是不要把五蕴法执着不放。
世人沉迷五欲乐,追求感观刺激,只图一时快乐。释迦牟尼针对世人的愚昧,说我身无常,我心无常,引导世人修学声闻乘和缘觉乘,破除自我偏执,逐步建立人无我的观点。建立了人无我观,便可以从醉生梦死中解脱出来。
释迦牟尼身边的弟子们,大多是修声闻乘获得成就,修成了没有世间烦恼的阿罗汉。
声闻乘和缘觉乘是小乘法,只建立人无我观,未能摆脱对法的执着,以为一切法是不变的。为了引导弟子们不局限于小乘法,发心修学大乘法,释迦牟尼再说法无我。修行法门,像是过河的筏。过了河,不要背着筏赶路。用过的筏对前边的河不管用。
前边已分析了五蕴是虚的。说它有,不是实有;说它空,不是什么都无。要这样理解“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的真实义。
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少室六门]
【无眼耳鼻舌身意】
六根无自性,随相与安排。色分缘声响,人我舌诙谐。
鼻或分香臭,身意欲情乖。六处贪爱断,万劫不轮回。
【无色声香味触法】
证智无声色,香味触他谁。六尘从妄起,凡心自惑疑。
生死休生死,菩提证此时。法性空无住,只恐悟他迟。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六识从妄起,依他性自开。眼耳兼身意,谁肯自量裁。
舌鼻行颠倒,心王却遣回。六识中不久,顿悟向如来。
[慧净禅师]
坚湿暖动为根本,如幻缘生死暂停。
内外两边虽有对,观其体性若干城。
内外中间十八处,如言兔角本无形。
大圣应机方便说,随于用处立虚名。
[大颠禅师]
六根
有此六根,随顺众生,众生具足法身。法身有名无形,在眼曰见,在二曰闻,在鼻曰嗅,在舌谈论,在手执持,在足运奔。全体起用,全体法身。非是六根引导众生。须是亲见法身,若得亲见,转凡成圣。
六尘
此六尘皆从一根上起。但去一根反照,从何而起。若识起处,身非我有,我身既无,十八界顿然清净。此十八界,因执有眼界,连累十八界起诸恶业。但去眼界反照,虚假六根皆归败坏,总无真实,为虚空之体,湛然常寂。亦无修证,那伽常在定,无有不定4。无散无乱,孤明独照,犹如秋月,普天匝地,光明洞耀,迵脱根尘,体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无染,本自圆明。但离妄缘,即如如佛。
[净慧和尚]
“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昧、触、法”,叫做十二处,也就是六根、六尘,是心识所生之处,心识依根尘而起,所以叫做十二处。我们的心识不会凭空而有,必须要有一个依托,内依六根,外托六尘,这十二个处所就是心识生起之处。十二处只有一处讲到心法,就是“意”。十二处这一法门叫做“合心开色”。把色法展开成为十一法,而把心法合并为一法,就是“意”。这个法门是为迷色多、迷心少者而说。有的众生就只是在色法上迷惑,所以佛陀为迷心少、迷色多的人说十二处的法门。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这句话中的“乃至”二字,是一种省略的方法,就好像我们现在的省略符号一样。“无眼界”,乃至到“无意识界”,把六根、六尘、六识加到一起,叫做十八界。佛陀为心色俱迷者说十八界的法门。为什么叫“十八界”呢?六根、六尘、六识,各有其界限,各有其位置,各司其职,不会错乱。眼见色,耳闻声,鼻嗅香,舌尝味,身接触,意缘法。耳听声起“了别”作用的就是识。我们的每一个活动从根、尘、识三者来说,都是同时作用。眼见色,如果没有识的了别,青、黄、赤、白,长、短、方、圆,高、低,大、小,无从分别。只有识起了作用,才能够把显色、形色辨别清楚。有颜色的色法就叫做显色,比如说青、黄、赤、白;而长、短、方、圆,大、小、高、低,各有其形状,就叫形色。
十八界、十二处、五蕴是凡夫法,是凡夫的生命境界和生活境界。凡夫每时每刻都有许多的事,许多的妄念,许多的烦恼,把它归结起来,不外乎是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在起作用。“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同时也要照见十二处皆空,度一切苦厄;照见十八界皆空,度一切苦厄。凡夫的修行在色、心二法上下功夫,在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上下功夫。一切法总起来不外色法、心法,所以禅修的法门有三门,心门、色门、息门,禅修从三门入手。
所谓心法,就是观心;所谓息法,就是数息;所谓色法,就是修不净观。禅以此三法为门,是针对凡夫的迷惑而来。
如果我们在甚深般若的指导下,能够照见五蕴皆空,证得了空相,把握了空性,那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呢?那就是“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一个地方突破了,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只要我们在五蕴上破除了执著和障碍,把以五蕴为“我”的观念破除了,那就不会以十二处为“我”,也不会以十八界为“我”。所以说“空中无色”。因为空相、空性是绝对待、离能所的,只要证得了,把握了,就能度一切苦厄。
[补注]
五蕴法、十二处法、十八界法都是过河的筏。五蕴法无我,十二处法无我,十八界法无我。
自然科学家能认识诸法无我,便不会被前人建立的法则束缚。打破分子不可分的法则,建立了化学世界;打破原子核,建立了原子能世界;跳出十进计数制的框框,建立了网络世界。高明的政治家,善于根据形势的变化,修订治国大法。这就是法无我观。
修行学佛,为的是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如果不冲破小乘法的束缚,怎能正确认识自己和世界呢?
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眼耳鼻舌身意,说详细点,是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
这六根有摄受客尘的功能。前五根的功能,分别是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意根的功能是知觉,即是摄受心中映现的前尘影事的影像。
色声香味触法,说详细点,是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和法尘(即心心中映现的影像)。
前五尘是心外客观事物通过五根摄受,在人们心里反映出来的法相(影像),法尘是心内涌现的影像。
六根和六尘,合称十二处。
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乡味触法,意思是观自在菩萨在禅定中,六根清净,六尘不染。
学生在考试场中,专心答题的时后,能不受外界事物的干扰;修禅的人,在禅中能专注一处,没有杂念;这样,就有点近似六根清净、六尘不染的境界了。
六根、六尘、六识,合称十八界。六识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六识是因缘和合的产物。
以眼识为例,生成眼识的因缘,很多很多,无法尽举。最主要的、最明显的可以举出下面几种:一、眼根的视觉功能,二、自心存在的思维习惯,三、既有的贮藏在藏识的识种子,四、爱见色相的欲望,五、能被眼根摄受的事物,六、显示色相的光源。
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生起六识的道理基本一样。从这个角度上说,六识都是主观的。对待同一件事物,每个人的认识总不会是一样的。
佛教教人明心见性,通过修行,逐步克服主观意识的偏执,去掉妄识,转妄识成正智,达到主客观高度统一的境界。这种境界,叫做如如,又叫一如,又叫真如。
说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意思是说十八界都不是实有的。观自在菩萨照见十八界都是空的,所以心得清净。这清净的心地,就是佛国净土。在佛国净土里,六根清净,六尘不染,六识不生。所以佛国净土又名无生佛地。在无生佛地里,没有烦恼,这就是人们向往的极乐世界。
心经白话解经文正解第四卷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少室六门]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十二因缘有,生下老相随。有身无明至,二相等头齐。
身尽无明尽,受报却来期。智身如幻化,急急悟无为。
[大颠禅师]
无明
一切众生辗转流浪,皆因无明,历劫受苦,忽然自觉,扫除心地,不见有身,有身尽无明尽,万劫尘沙之罪,一时顿息。有身即有无明,恶业昏暗,背觉合尘。若能于此一一转得,凡夫即是圣人,圣人即是凡夫。居尘不染尘,在欲而无欲,形影不存,纤毫不立。古云无卓锥之地,唤作无心道人。
莫道无心云是佛,无心犹隔一重关。会么?一片白云横谷口,几多归鸟尽密巢。
既得无明尽,便无老死。众生颠倒,迷物流转,因智人我,妄心不灭,迢迢阐劫,人我不除,执着声色,堕落生死。对境目前,亦有生灭。
若是见性之人,目前无法,亦无众生心。脱体全忘,不存踪迹。通身手眼,不立纤尘。十二因缘,六度万行,一时顿脱。
[净慧和尚]
所谓十二因缘和四谛,这都是二乘所修证的法门,同时也是生命境界、生活境界。“无智亦无得。”就是菩萨修证的法门,菩萨的生命、生活境界。直到佛的清净五蕴所显现出来的生命境界、生活境界,所有这些内容,都是由“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这一句话贯穿下来的。
十二因缘是缘觉、辟支佛所修的法门。在真空实相中,十二因缘的流转与还灭之相也是不存在的。十二因缘是众生生命流转的全过程。人的生命,人的前世、今生与来世就是由十二因缘的链条联系起来的。比如说五蕴,色、受、想、行、识,具体到如何流转三世,是用十二因缘来加以说明的。
十二因缘共有十二件事,都是有因有缘,不是无故生起,不是无中生有。十二因缘的第一个因缘就是“无明”。所谓“无明”,就是我们人生的起点,就是贪、嗔、痴等烦恼。凡夫对烦恼不了解,糊里糊涂,就如同处在一个黑暗的屋子当中,所以说是“无明”。
以“无明”为缘,就生起了“行”,所谓“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这十二件事组成一个生命流转的链条。我们处在迷惑中,就生生世世都顾着十二因缘的链条流转不息。
一旦觉醒了,“照见五蕴皆空”了,十二因缘就不是顺着走,而是逆着走了。顺着走是十二因缘的流转门,逆着走是十二因缘的还灭门。
五蕴皆空了,十二因缘处于怎么样的状态呢?所谓“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灭,六入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灭”,这就是十二因缘的还灭门。
十二因缘又叫十二有支。所谓有者,因为十二因缘是在三界轮回,三界又称三有,欲有、色有、无色有;所谓支,就是分支。这十二因缘按照过去因、现在果,现在因、未来果这样的一种顺序,环环相扣,支支相联,因果井然不乱。
[补注]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是说缘觉乘的十二因缘法无我,希望缘觉乘人不再受十二因缘法的局限,发大乘心,向无上道。
十二因缘是: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有这十二因缘,才有妄识的生灭。
无明,是兴造一切生灭的根本;行,是人们的心理活动和思维活动;识,包括六识和藏识,还有一种对意识进行深加工的末那识,共称八识;名色,指五蕴;六处,即六尘;触,指六根与六尘相接触;受,即领受,把根尘和合的感觉领受下来;爱,对领受的感觉作分别,对顺心的生起贪爱的心;取,有了贪爱,便想取为己有;有,想取为己有,在自己心中就有了烙印;生,前边十种因缘和合,生起了一个妄识,生起了一个苦恼;老死,生起的妄识变异、坏灭、消亡,就说是老死。前一个妄识坏灭之时,后一个妄识已生出来了。前灭后生,生了又灭,不断循环,便说是生死轮常转。
十二因缘又称十二有支,世亲造的俱舍论指出,刹那间越十二有支而成一次轮回。世间人每时每刻都处在这种生生死死的轮回之中。
无明也是因缘和合的产物,是无始妄想熏习的藏识所生。当一个人处在很安静的状态中时,无思无虑,却会无缘无故地突然感到烦恼不安,脑子里会突然冒出某种古怪念头,就说这是无明烦恼。
大乘佛经把烦恼分为两类,一类是自己主观意识生起的识相引起的粗烦恼,一类是不动主观意识、好象是无缘无故生成的识相引起的微细烦恼。引起粗烦恼的生灭现象,叫做分段生灭;引起微细烦恼的生灭现象,叫做变易生灭。古人翻译时,把分段生灭译成分段死,把变易生灭译成变易死。
释迦牟尼指出:小乘人只能断粗烦恼,离分段死;观自在菩萨才能断微细烦恼,离变易死。
观自在菩萨不为不思议的变易生死所动,没有微细烦恼,所以说无无明。没有无明,便无所谓无明尽(净除了无明,名为无明尽)。没有无明,则十二因缘中前边十个有支都断了,一切妄识无从生。无生,便无所谓老死;无老死,便无所谓老死尽(没有老死的心,名为老死尽)。
缘生缘灭见无常,离却因缘即见常,
幻有无常空似常,能离二见是真常。
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
[少室六门]
【无苦集灭道】
四谛兴三界。顿教义分明。苦断集已灭。圣道自然成。声闻休妄想。缘觉意安宁。欲知成佛处。心上莫留停。
【无智亦无得】
法本非无有。智慧难测量。欢喜心离垢。发光满十方。难胜于前现。远行大道场。不动超彼岸。善慧法中王。
[慧净禅师]
明与无明二相尽说苦断集谓凡愚
人法性空非智得管假设三乘并是无
[大颠禅师]
四谛
无苦无乐,无集无灭,无道无德,到这里修,证即不无。染污即不得,一超直入如来地。会么?密竹不妨流水过,山高岂碍白云飞?离种种见,脱体无依,自性清净,实无一法。归根得旨意,念念空寂。太虚之体,声色不存。如来界,如虚空,是了事清净道人。
[净慧和尚]
接下来,“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苦、集,灭、道就是四谛,是声闻乘所修的法门。苦是果,集是因,这是迷界的因果;灭是果,是涅槃,道是因,是法门,也就是三十七道品。灭是出世的果,道是出世的因,这是悟界的因果。十二因缘也是一样,按流转门顺观,十二因缘就是迷界的生命现象;按还灭门逆观,十二因缘就是悟界的生命现实。四谛中,苦、集是世间,是迷界的因果;灭、道是出世间,是悟界的因果。
学习佛法,处处不离因果,离开了因果,就没有佛法。处处不离迷悟,离开了转迷为悟、转识成智,学习佛法就没有了内容,没有了目标。
苦、集、灭、道四谛法是佛教的根本法门。佛陀成道以后,第一次在鹿野苑为五比丘说法,就是说四谛法。苦、集、灭、道四条真理,是佛教思想的支柱。所谓“初转*轮”,就是宣说四谛的道理。四谛的道理不仅仅是声闻乘需要修行体悟,它可深可浅,从声闻一直到菩萨都需要修习。因为四谛法门把世出世间一切因果,以及世间所要断的、所要修证的都讲明白了,所以不管修哪一法,都离不开四谛的道理。
苦,是人间的现实,也是凡夫生命、生活的现实。生为苦本。苦从何而来呢?从集而来。集的什么东西呢?集的无量劫以来的无明烦恼恶业。集为因,苦为果,知道了苦果就要断苦因,不断苦因,苦果就永远都改变不了。所以说“知苦断集”,想要消除苦果,就要先从不种苦因开始。这是世间的因果,是从果说到因,因为“菩萨畏因,众生畏果”,只有从现实的苦果说起,才能够触动凡夫的灵魂,才能够联系到生活的现实,知道苦是什么。
苦的种类多种多样,有所谓三苦、五苦、八苦、无量诸苦。上了年纪的人,对苦的感悟会很深刻,很真实。如果要说这一肚子的苦水,恐怕三天三夜也说不完。怨谁呢?谁也不要怨,就怨自己种下了苦因,所以就一定要吃这个苦果,这是自作自受,不要怨天尤人。我们每一个人,都在吃自己种的苦果子,尽管苦的程度不同,但没有一个不苦的人,没有一件不苦的事,没有片刻不苦的时间。人就生活在苦海之中,在苦海里面飘流。彼岸在哪里呢?何时才能渡出这个苦海呢?懂得苦果从苦因而来,再不种苦因,就可以慢慢地改变这个苦的现状。如何来断苦因呢?就要从修道开始。为什么要修道呢?因为修道可以证涅槃。
世间的因果是知苦断集,出世间的因果就是慕灭修道。灭就是灭苦,修道就是断集。修什么道呢?就是三十七道品,就是八正道。八正道是三十七道品当中八条通往解脱之路。过去我曾经专门讲过三十七道品,在一些小册子上有记录,各位可以找来看一看,这里就不再重复。苦要灭,集要断,灭要证,道要修,但是记住不可执著,有执著就有障碍,有执著就有局限性。有病要吃药,但病情是在不断变化,药方也要随时调整。如果始终坚持那一味药,那就执药成病,是冶不好病的。世间治病都不能有执著,修出世法就更不能执著。我们修出世法的目的就是要破执著。在诸法空相中,不要执著有。苦可灭,集可断,灭可证,道可修。无修而修,无证而证,一执著就成了毛病,一路走过去,自自然然归家稳坐。
“无苦、集、灭、道”,这句话是要扫除苦、集、灭、道上执著的观念。要实证诸法空相,不可执著十二因缘的法门,也不可执著四谛的法门,有执著就与二空所显的真理相违背。二空者,人空,法空。人要空,法要空,我执要空,法执也要空。
十二因缘与四谛是二乘的法门,智与得是菩萨的法门。菩萨的法门要证真空实相,也不能有执著,所以说“无智亦无得”。“智”是能证的般若,“得”是所证的二空所显的真理。总而言之一句话,诸法空相,只可无心得,不可有心求。从“照见五蕴皆空”开始,一直到“无智亦无得”,把从凡夫、二乘到菩萨所要修证的真空妙理,尽皆表述出来。
[补注]
“无苦集灭道”,是说声闻乘修习的四谛法无我。希望修习声闻乘成了阿罗汉的弟子们,跳出四谛法的局限,发大乘心,向无上道。
苦集灭道的具体意思是:知苦、断集、证灭、修道。
生灭轮转,身心不得安宁;妄心不灭,苦无了时。一切苦都因五蕴聚集而生,都由因缘会集而生。若能观五蕴空,断一切因缘,便能断集。知苦才想断集,断集便能除一切苦。断了集,挖了苦根,便得身心安宁,妄识不生,进入寂灭境界,便是证灭。修道是证灭,的一种手段,不是目的。修道的道,包括释迦牟尼说的小道和大道,譬如说“诸法无常”,说的是小道;说“涅槃是真常境界”,说的是大道;说“佛法非常非无常”,说的是“无上大涅槃”的无上道。通过修道,从小道修起,然后舍小道入大道,最后进入无上道。在修道的过程中证灭,一步步做到六根清净,六尘不染,六识不生,便能见到本来明净的心性。这便是明心见性的“无上大涅槃”境界。
因为声闻乘只断粗烦恼,只离分段死,未断微细烦恼,未断变易死,所以释迦牟尼再说“无苦集灭道”。照见五蕴皆空的菩萨,随缘无非净土,得自在力,无所谓苦,无所谓集,无道可修。无灭可证,无修无证,才得无上道。
心中摆个照妖镜,妄集苦根悉现形,跳出轮回心自净,无修无证自圆成。
《楞伽经》说,有三种智:世间智、出世间智、出世间上上智。一切凡夫计着有无品的智是世间智;一切声闻缘觉计着自共相、计着希望心的智是出世间智;诸佛菩萨离有无品、观诸法无所有、不生不灭的智,是出世间上上智。
是不是智,是相对的。用出世间上上智观察,世间智、出世间智都不是智。
观自在菩萨离有无品,不作分别。出世间上上智是清净心生发的智慧,是般若智慧。这个智,也是空的,所以说“无智”。
大智若愚,唯其无智,才是大智。
自心清净,本来无一物,有什么可得?一切法相,皆是虚妄,求不可得;无上道,无念无相无住,求不可得;已立人法二无我,见诸法空相,虚空无相,求不可得。所以说“无智亦无得”。
自说智,是无智;自鸣得,实不得。
不谋私,酬其私;不求德,成大德。
说是无意却有心,功夫全在有无中,
此中奥妙难言喻,唯靠行人自用功。
心经白话解经文正解第五卷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一切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少室六门]
【以无所得故】
寂灭体无得,真空绝手攀。本来无相貌,权且立三檀。
四智开法喻,六度号都关。十地三乘法,众圣测他难。
【菩提萨埵】
佛道真难识,萨埵是凡夫。众生要见性,敬佛莫心孤。
世间善知识,言论法细粗。顿悟心平等,中间有相除。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
般若言智慧,波罗无所依。心空性广大,内外尽无为。
性空无碍辩,三界达人稀。大见明大法,皆赞不思议。
【心无挂碍】
解脱心无阂,意若太虚空。四维无一物,上下悉皆同。
来往心自在,人法不相逢。访道不见物,任运出烦笼。
【无挂碍故无有恐怖】
生死心恐怖,无为性自安。境忘心亦灭,性海湛然宽。
三身归净土,八识离因缘。六通随实相,复本却还源。
【远离一切颠倒梦想】
二边纯莫立,中道勿心修。见性生死尽,菩提无所求。
身外觅真佛,颠倒一生休。静坐身安乐,无为果自周。
【究竟涅槃】
究竟无生性,清净是涅槃。凡夫莫测圣,未到即应难。
有学却无学,佛智转深玄。要会无心理,莫著息心源。
[慧净禅师]
萨埵依空无挂碍,用智修真至涅槃。
远离妄想除颠倒,真谓收心向内观。
[大颠禅师]
四谛
无苦无乐,无集无灭,无道无德,到这里修,证即不无。染污即不得,一超直入如来地。会么?密竹不妨流水过,山高岂碍白云飞?离种种见,脱体无依,自性清净,实无一法。归根得旨意,念念空寂。太虚之体,声色不存。如来界,如虚空,是了事清净道人。
菩提萨埵
了得人空,名曰菩提。了得法空,名曰萨埵。人法俱空,名曰妙觉。
依此解说,得大智慧。随机利物,引导群迷,同到彼岸。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提用双行,混融归一。外清净,内清净,外空嫩空,当体即空。天地未有,先有此空。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太始太初,视之不见,听之不闻,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如千灯照室,其光遍满。一切幻化,总无障碍。东去无穷,西去无极。纵横自在,拘系不能得,千圣不奈何。若要远离,先断贪欲。众生轮回,颠倒不息。如梦幻泡影,流转世间,终无了期。若有人打得透,永免颠倒梦幻。竟者尽也,穷尽之法。廓彻无也,万缘顿息。离四句,绝百非,知见无见,斯则涅槃。如何是涅槃?咫尺之间不睹师,迢迢空劫,尽在如今。放光动地,人法俱妄。不见有过去、未来、现在,三世自空,非识灭空,识性自空。
涅槃
不生谓灭,不死谓槃。波罗密多,正法眼藏。十方诸法,依此修行,圆成正觉。自悟自性,不容记授。若有传授,尽是外道邪见。六代祖师自修自证。亦无一法与人。
[净慧和尚]
“以无所得故”,就是对前面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四谛、十二因缘的一个总结。“无所得”,就是般若的相。有所得总有局限性,总是局限在某一点上,只有无所得才是无所不得,尽虚空遍法界,竖穷三际,横遍十方,没有一处不是般若智慧的显现,所以这“无所得”,或者说这“无得”二字,既是对“无智亦无得”这一句的一种描述,更是对前面七个“空”字、六个“不”字、十三个“无”字的总结。“无所得”不仅仅是指“无智亦无得”这一句,是从“照见五蕴皆空”开始,一直到“无智亦无得”都包括在内。
“以无所得故”,要翻译一下就是说,因为具备了二空所显的真理。“菩提萨埵”是菩萨二字的全称。菩提是觉悟,萨埵为有情,菩萨者觉有情,就是已经觉悟了的有情。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菩萨具备了无所得的甚深般若,所以能够依般若而到彼岸,既到彼岸就心无挂碍,正因为无有挂碍,就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得到究竟涅槃。如果说是有所得的话,这一切都不可能成为修菩萨行者的清净的生命现实。
这句话虽然念起来很容易,但做起来可是千难与万难。仅仅就那一句“无所得”来说,我们凡夫在开始修行的时候,都是希望有所得。总是希望见光见瑞,见到天神、护法,见到菩萨,见到佛,希望做好梦……这哪里是“无所得”。如果执著在一个好梦上,那么你永远都停留在做好梦的这个地方,也就不会再有进步。因为你认定了那就是正确的,也就仅仅是满足于做一个好梦。下一步呢?你就希望天天做好梦,如是而已。我们修行的人,一定要从这里跳出来,要舍掉。不舍掉,就老是在原地踏步走。舍掉了第一步,才能迈出第二步、第三步,要不断地向前走,不能停留,不能有所得。即使是证得了初地、二地,一直到十地的菩萨,最后还是圆满菩提,归无所得,还是无所得。为什么呢?心等虚空,量周沙界。一切都是自己的家珍,一切都是现成茶饭。有所得,心中就有挂碍,无所得,就心无挂碍。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这是人间的美景。“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如果有闲事挂在心头,看到春花秋月,看到夏风冬雪,就会引发各种各样的遐想。“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诗人看到月光,就想到故乡。为什么呢?就是诗人心中有挂碍。看花亦是如此。
心有挂碍就有恐怖。什么恐怖呢?患得患失是恐怖,悲欢离合是恐怖,生老病死还是恐怖。心无挂碍的人,说来就来,说走就走,一切顺势推移,了无挂碍,无有恐怖,也就能够“远离颠倒梦想”。颠倒梦想是什么呢?是从无明开始一直到老死这十二因缘,无量劫以来流浪生死的种种过程。在睡梦中觉得花好月圆,觉得山清水秀,觉得人间值得贪恋,子孝孙贤,家财万贯。一觉醒来,原来都是颠倒梦想。远离了颠倒梦想,就得到“究竟涅槃”。一切苦再也不会干扰自己这方寸之地。
我们学习《心经》,要深刻理解其中的道理,运用这些道理来指导修行、生活,指导我们远离颠倒梦想,得到清凉自在。
《心经》讲到“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接下来是“以无所得故”。关于这一句,有的注解是把它连在“无智亦无得”的后面,有的是放在“菩提萨埵”的前面,也有的是专门注解这一句。连上还是接下,这在经文当中至关重要。这一句和上面“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智亦无得”是呼应的。讲到菩萨的修行法门,也不能以有所得心而修。凡夫法、缘觉法、声闻法、菩萨法都要以“无所得”心来修。“是诸法空相”,就是无所得心。“无所得”是什么呢,就是般若相,就是大智慧。“圆满菩提,归无所得。”凡是有所得,都是有局限的,只有无所得,才没有局限。
接下来就讲“菩提萨埵”。菩提萨埵,就是菩萨的全称。菩提为觉,萨埵乃有情,就是觉有情。菩提萨埵要证究竟涅槃,必须依般若波罗蜜多。菩提萨埵为能依之人,般若波罗蜜多为所依之法。菩萨依此般若修证,心离业障的缠缚;因无业障的缠缚,所以就没有生死的恐怖;既无生死的恐怖,就无颠倒烦恼。生死是报障,业是业障,烦恼就是烦恼障。我们凡夫具足三障,菩萨三障断尽。三障消除干净,佛的三德就呈现出来。
所谓三德,就是法身德、般若德、解脱德。断三障,证三德,所以能够究竟涅槃。究竟就是烦恼永灭、三德圆满,才称为究竟。涅槃,翻译为寂灭,亦可译为圆寂。圆者,圆具三德;寂者,一切烦恼永灭,所以称为寂灭。生灭灭已,寂灭现前,不生不灭了,寂灭的境界就呈现出来。这里所说的灭,所说的消除三障、不生不灭都是指的破除执著。世间森罗万象,一切宛然存在,由于我们在主观上所存在的妄想执著,才改变了外在事物的形象。每一个人都是根据自己的主观世界来看待客观世界,有什么样的主观世界,就有什么样的客观世界。客观世界本来是平等平等的,但由于我们每—个众生主观上的见解、心量、智慧不同,所以客观世界反映到我们的主观世界就千差万别。
佛教所说的破除执著,照见五蕴皆空,不是要去消灭客观世界的存在,而是要改变我们主观世界的观念。所有的问题、矛盾就是我们主观世界的看法和客观世界的存在不一致。有矛盾就有烦恼,如果把主观世界的观念改变过来,加以突破、超越,烦恼就消除了,那就是所谓的“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一切苦厄都是自己制造出来的,自作自受,要消除这些苦厄,别人代替不了,还是要自己来解决。
菩萨“依般若波罗蜜多故”,依着智慧到彼岸的法门,不断地观察、观照,就能破除生死的恐怖。因为自己主观上的种种计执,种种障碍都消除了,私欲、烦恼消除了,恐怖也就随之消除了。“心无挂碍,无挂碍故”,就“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挂碍是什么呢?就是自己内心还有见不得人的地方,自己内心还有阴暗面,有私欲,那就是挂碍。只要有一点事情牵涉到自己私利的时候,就耿耿于怀,放不下,那就是挂碍。挂碍这两个字,很形象,挂就是不顺利,碍就是阻碍。因为内心深处还有东西,所以飞不起来,也跑不动。
有挂碍就有恐怖,恐怖是什么呢?恐怖就是生死,挂碍就是烦恼,无有恐怖才能远离颠倒梦想,得到究竟涅槃。这是讲菩萨要得到“究竟涅槃”,就必须“依般若波罗蜜多”来改变自己。
这几句话,每一句都可以对照我们的内心来观照,自己修行的状况、程度,看自己还有挂碍没有。挂碍的是什么?是房子,是存折,是妻子,还是儿女?这些东西都要关心,但是不能成为挂碍。我们不能住露天,在家居士有家有室,也必须有一点积蓄,有一些钱存在银行里。但是,不要成了包袱,挂碍就是包袱,你不要老是背着那个存折,那就会把你压得喘不过气来。要把世间的一切事情看得淡一点,淡化地处理世间的一切财、色、名、食、睡。
[补注]
自己修成正觉,且发愿化度世间有情众生,这样的修行人,称为菩提萨埵,简称菩萨。观自在菩萨确立了人法二无我观,不求福报,不求功德,到了无作无求的大空境界。不受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尘劳所染,亦不为微细烦恼所牵,纤尘不染,超然物外,以无所得而成大功德。因为行大智度法,照见诸法空相,无作、无求、无所得,还有什么可牵挂呢?脚下已是平坦通途,眼前已是殊胜佛地,所以“心无挂碍”。
无得便无可失,无私便能无畏。不怕苦,不怕死,不怕退失,不怕不得涅槃,所以“无有恐怖”。
这里欢歌刚唱罢,那边悲剧又登场,
威风落泊悠然过,何必楸心挂肚肠?
来时赤条条,去时条赤赤,
即使威风八面,难逃烟灭无迹。
万缘放下自安然,无挂无牵心似碧,
无欲无求无畏怖,无争无讼无能敌。
任你翻江龙虎斗,我仍稳坐钓鱼船,
急风暴雨心安稳,两脚长伸自在眠。
什么是涅槃?外道(与佛教教义不同的教派都是外道)说冥谛是涅槃,或说神我是涅槃,或说死了是涅槃。他们说的冥谛,认为天上有一个造物主,见到这个造物主便是涅槃。他们说的神我,认为有一个离了肉身能存在的灵魂,炼得灵魂升天,便是涅槃。二乘说无作是涅槃,认为在禅中不作意,便是涅槃。这些都不是大乘说的涅槃。
大乘说的涅槃,指不生不灭的境界。真实义是:幻相随生,妄想不生;幻相随灭,正智不灭。这是在生灭中的不生灭。在生灭中,当下见性,便是涅槃境界。
观自在菩萨已入无生佛地,已到涅槃境界。但为了普度世间有情众生,发誓未度尽无边众生,不入涅槃,这就是“究竟涅槃”。
无上大涅槃,圆明常寂照,非常亦非断,外道不能了。
无作非无作,无生真奥妙,不随文字解,许你知多少。
心经白话解经文正解第六卷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少室六门]
【三世诸佛】
去非言实。未来不为真。现在菩提子。无法号玄门。三身同归一。一性遍含身。达理非三世。一法得无因。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智深难测。慧解广无边。无上心正遍。慈光满大千。寂灭心中巧。建立万余般。菩萨多方便。普救为人天。
[慧净禅师]
过去未来三世诸佛皆依般若得菩提
凡夫有虚修正慧并与能人境智齐
[大颠禅师]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阿言无,耨多罗言上,三藐三菩提,正真也。依此四个字修证,直超圣果圆顿之位。不立文字,若目学解,就人驰求,终不成就。
[净慧和尚]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但是菩萨要依般若波罗蜜多,得到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亦如是。般若为佛母,般若是出生诸佛的母亲,三世诸佛都是依般若波罗蜜多才证得无上正等正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翻译成汉语就是“无上正等正觉”。
《心经》从“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开始,一直到“三世诸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一段,一般把它判为显说般若,用明显的道理来说般若的功能、般若的作用。这一段讲诸法的空相是什么,讲在诸法空相当中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凡夫法是平等平等的;讲四谛、十二因缘等二乘法在诸法空相中亦复如是,平等平等;讲菩萨法的智与得,在诸法空相中亦是平等平等。
最后总结一句,“以无所得故”,用般若的大智慧,来观察以上世出世间一切诸法皆不可得。
为什么呢?“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既是因缘所生法,所以说即是空,这叫做空观。“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这叫做假观和中观。
空、假、中三观,凡夫法用空观来观照,二乘法用假观来观照,大乘菩萨法用中观来观照。空观、假观都有对待,比如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到了“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就没有对待了,这就是中观。
中观既不是有,也不是空,非有非空,以非有非空的不二法门为中观。这些分析都是用智慧来观察一切法的见地,不要把这些见地看做是实有的和实在的。把这些看做是实在、实有的也是错的,因为一切无所得。
[补注]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意为无上正等正觉,或说是无上道。
佛是大觉大悟的大圣人。凡是具备了大觉大悟品徳的人,都可称为佛。修行大智度可得无上道。
三世,指过去、未来及现在。过去的佛,现在的佛,将来的佛都是从修行大智度中获得无上道的。正确认识了自己,正确认识了世界,才能成为世人尊敬的大圣人。
《六祖坛经》说:“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先前心念迷妄是凡夫,后来心念觉悟就是佛。摩诃般若波罗蜜,最尊最上最第一,无住无往亦无来,三世诸佛从中出。”
佛就是觉,觉就是佛。
敢问灵山何处是,常言远隔万重关;
我身原在灵山住,外觅灵山不见山。
吹散浮云见大日,离家浪子把家还,
摩尼珍宝光辉照,无上菩提一念间。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少室六门]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
般若为神咒,。能除五蕴疑。烦恼皆断尽,清净自分离。
四智波无尽,八识有神威。心灯明法界,即此是菩提。
【是无上咒】
无上称最胜,拔济为群迷。摩诃三界主,愿广起慈悲。
能顺众生意,随流引化迷。人人起彼岸,由我不由伊。
【是无等等咒】
佛道成千圣,法力更无过。真空灭诸有,示现化身多。
来为众生苦,去为世间魔。劫石皆归尽,唯我在娑婆。
【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佛愿慈心广,世世度众生。弘法谈真理,普劝急修行。
回心见实相,苦尽见无生。永息三恶道,坦荡乐里里。
[大颠禅师]
大明无上咒
此咒亦是众生具足心,得此法门,有大神通。反真归源,魔宫震动。心光发现,普照十方。一切万法,无能越者。是大明无上咒,
[净慧和尚]
《心经》的第一大部分是“显说般若”。“显”就是明显,开显,用明显的道理解释“般若”的重要,“般若”的功能、功德和力量。“般若”对凡夫、二乘、菩萨,在解决生命问题上都是第一等重要的事情。般若是指导,是眼目,凡夫、二乘、菩萨离开了般若,就等于没有了眼目。
《宗镜录》上讲:“六度当中,五度如盲,般若如眼。” “六度”是修菩萨道必须行持的法门。“六度”如果没有“般若”,其他的五度就都不能成为到彼岸的法门,只有以“般若”为统率,六度齐修,才是到彼岸的法门。
经文的后一部分就是“密说般若”,用密咒的方式来显示、总结般若的要义。“故知般若波罗蜜多”,由此我们就知道“般若波罗蜜多”是何等的重要。
接下来有四句话,说般若“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以这四句话来总结般若的要义。咒在梵语叫做“陀罗尼”,翻成汉语名曰“总持”,又名“真言”,亦称“咒”。何为“总持”呢?咒语很精简,以少字秘密的方式摄持多义。“总持”者,总一切法,持一切义,故名“总持”。“真言”者,即是佛菩萨真实不虚的语言。中国道教以及古老的民间宗教所采用的祈祷的语言也称为咒。
“般若波罗蜜多”这种引导我们由此岸渡到彼岸的大智慧,就是大神咒、大明咒、无上咒、无等等咒。这四句话分别代表不同的意思,古今的注解有不同的解释。有的说“是大神咒”者为方便般若,“是大明咒者”为观照般若,“是无上咒者”为实相般若,“是无等等咒”者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方便般若破烦恼,观照般若破无明,实相般若令因行圆满,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令果德圆满。能破无明,超越、突破凡夫的生命境界,超越二乘的生命境界。因行圆满,令菩萨因中修行,速得成就;果德圆满,成就无上佛果。所以这四句话,“是大神咒”总持凡夫的修行法门,凡夫的修行法门就是三科法门:“是大明咒”总持二乘的修行法门,二乘的修行法门是十二因缘和四谛;“是无上咒”是总持菩萨的修行法门,菩萨的修行法门是六波罗蜜;“是无等等咒”者总持佛陀的无上正等正觉,超妙绝伦,无以超越。所以这四句话含摄整个《心经》深奥的道理。正因为这四句话,正因为“般若波罗蜜多”有这样的功能、功德,所以是“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这就和上面“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前后紧密地呼应。
一部《心经》就是讲的如何灭除众生的烦恼大患。《心经》的这个功能、功德是“真实不虚”的。真实不虚,这四个字,每个字都有千斤重,每个字部都渗透着佛菩萨的无量悲心。佛菩萨的悲心,是告诉我们凡夫要相信“般若”的功能,要相信佛菩萨走过的路,要相信这条路能除一切苦,没有半点虚假,真实不虚。这“真实不虚”四字,即是我们修学佛法的金科玉律,也是我们做人做事的金科玉律。想一想我们自己,观照一下我们自己的所言所行,有几件事是真实不虚的?这是实实在在的,是不能有半点含糊的。做人要真实不虚,做事也要真实不虚,对待自己要真实不虚,对待他人也要真实不虚。常以此四字为座右铭,即使不能大彻大悟,起码也可以做一个好人,一个守信用、有诚信的人。在我们现在这个诚信危机的时代,真实不虚是何等的重要!我们学《心经》,用《心经》,就在这四个字上学,就在这四个字上用,这一辈子抓住这四个字不放,那就不会辜负此生,就不会辜负佛菩萨的苦口婆心,不会辜负我们学佛一场,闻法一场。
[补注]
咒,有两种含义:一、指真言,二、指密咒。真言又有显密之分。这《心经》前边说的是显说真言,后边从“揭谛揭谛”到“萨婆诃”是密咒。
释迦牟尼说了大智度法门的圆妙功德,赞叹说:“这大智度法门,是大大神奇的真言,是生发智慧大光明的真言,是第一最胜的真言,是无与伦比的真言。”世间凡夫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蕴盛等苦,只要修持大智度,都能超度,化归无所有,所以说“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释迦牟尼在楞伽山法会上说《楞伽经》,对大慧菩萨说:世界上有个本住法界。这个本住法界,不是“法由心生”的法,而是自古以来就存在的。先圣所证的大道,如实反映本住法界。象金银之性,常住不变,法界常住。不论佛出世不出世,法界常住。谁能实事就求是地证得这个本住法界,谁就掌握了这个真如之理。这个本住法界,不是我说了算,不是你说了算,不是谁说了算。谁能认识这个本住法界的本来面目,谁就是如来佛。
《金刚经》说“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所谓无实无虚,即是说,此法无实体,却又真实不虚。
大智度,真神奇,最第一,无伦比。
勤诵持,得大利,超三界,脱生死。
心大慈,行大悲,乐施舍,常随喜。
心作佛时心是佛,时时处处如来地。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少室六门]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
故说真如理,未悟速心回。六贼十恶灭,魔山合底摧。
神咒除三毒,心花五叶开。果熟根盘结,步步见如来。
【即说咒曰羯谛羯谛波罗羯谛波罗僧羯谛菩提萨婆诃】
羯谛本宗纲,扶机建法幢。如来最尊胜,凡心莫等量。
无边无中际,无短亦无长。般若波罗蜜,万代古今常。
[大颠禅师]
揭谛
揭谛者,人空,又揭谛者,法空,到空无所空。
波罗揭谛
生死永断,同到彼岸。永不受生,故曰波罗揭谛。
波罗僧揭谛
五欲尘劳染污不得,反本还源,归宗得旨意,故曰波罗僧揭谛。
菩提萨婆诃
菩提是初,萨婆诃是末。发菩提心,勇猛修行,迢出三界,了无所了,得无所得,荡然清净极乐之所,故曰萨婆诃。看读至此,廓然顿悟,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净慧和尚]
接下来就是咒语。“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咒语秘密不翻,照此直念,不要理解它的意思是什么。如果勉强地加以翻译,反而会令极为珍贵、秘密,而且内容丰富的陀罗尼局限在某些字面上,深刻的含义体现不出来。对咒语我们不要求其了解,一心一意、深信不疑地持下去,自有受用。
[补注]
这里说的是密咒。这大智度咒,要用梵音念诵。凡是密咒,都用音译,不用意译。
密咒,非常讲究声韵。哈哈笑的声音,能让人开心;婴儿哇哇哭的声音,能宣泄肺中浊气;冲啊冲啊的喊声,能振奋士气;摇滚乐能剧烈刺激神经;轻音乐能让人轻安祥和。有节奏地、抑扬顿挫地念诵咒语,能制造一种美妙的环境。如果又煨燃檀香,配上乐声,更是妙不可言。在这样的环境下,修行人很容易进入轻安祥和的境界,系心一处,忘我忘物。在这种状态中,往往会获得不可思议的殊胜功德。
虔诚勤诵心经咒,只管耕耘莫计酬,
豁然一悟圆成就,当下随缘入圣流。
以上就是释迦摩尼心经解释了,其实我们修行心经的时候可以看看这些的讲解,这些讲解是能够让我们知道心经到底在讲什么,让我们能够更好的去修行,从而改变我们的命运。以上只是作者对文章的一些理解,如果有不正确的地方还望海涵。
版权所有:书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