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经网

贾宝玉就是菩萨的五个原因

发布时间:2018-09-03 14:59:53作者:书经网

《红楼梦》其实就是一本《心经》。读懂了《红楼梦》,自然就读懂了《心经》,而读懂了《心经》,也就读懂了《红楼梦》,为什么这样说呢?

贾宝玉就是菩萨的五个原因

《心经》主旨句:“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观自在菩萨”,其实就是指观世音菩萨。

玄奘大师与心经的故事

“观自在菩萨”是玄奘的译法,这种译法比“观世音菩萨”更凸显了菩萨的本质:“内心自在”。

确实,正如很多人都看过《西游记》,里面的观音菩萨是内心自在、慈悲为怀的。而《红楼梦》中的宝玉,其实就是观音菩萨的化身,因为他也是活得自在、并以慈悲为怀的。

在《红楼梦》中最重要的108将(包括金陵60钗、金陵12主子、金陵12恶人、金陵12公子、金陵12杂家)中,宝玉是活得最自在的。他不像其他106人为功名利禄而活着,也不像黛玉一样为还泪而活着。

宝玉的内心一清如水,不愿意跟那些世俗的、眼中只有功名利禄的人同流合污,所以重功名的宝钗永远成不了他的真爱。

另外,宝玉一直都以慈悲为怀,主张“世法平等”。在宝玉看来,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所以他不会像他的母亲王夫人那样践踏下人、间接害死金钏和晴雯。宝玉对每个人都很好,凡事总是先替对方考虑,想尽一切办法帮助他人。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是指“修行达到极深的境界,实现大智慧到彼岸”。

在《红楼梦》中,宝玉的修行其实是已经到达了极深的境界。世人笑他又呆又傻,却不知道宝玉是大智若愚。在经历了家族由盛转衰、后来更是被抄家之后,宝玉彻悟到“繁华原是一场梦,梦幻过后终是空”,所以他“照见了五蕴皆空”后、遁入空门,并摆脱了一切的苦厄。那宝玉具体是如何照见五蕴皆空的呢?

1、五蕴之一:色即是空

“色即是空”,指的是“无色”,意思是不执迷于眼前的物质。

在《红楼梦》中,宝玉从不看重那些物质上的东西,所以他经常都会把很多物品分给下人。在宝玉看来,这些东西都只是身外物,不值得留恋。

连他出生时就衔着的那块美玉,在别人看来“物以稀为贵”,这块美玉是珍宝,但是宝玉却不以此为荣,反而认为这块美玉打破了世法平等,所以恨不得把其砸破。

由此可见,宝玉是不看重这些物质的,在他看来“色即是空”。

2、五蕴之二:受即是空

“受即是空”,指的是“无受”,意思是不再被太多的情绪所干扰。

在《红楼梦》中,宝玉原来是一个痴情之人。然而,在经历了繁华的幻灭、原以为天长地久的爱情成空后,他遁入空门、不再被尘世间的七情所困扰。

正所谓“情深不寿”,黛玉就是因为太过情深、所以注定活不长。宝玉吸取了黛玉的教训,当他不再过于情深,反而获得了心灵上的解放,这是因为领悟了“受即是空”的缘故。

3、五蕴之三:想即是空

“想即是空”,指的是“无想”,意思是无欲、没有那么多的想法。

在《红楼梦》中,宝玉也是有欲望的。他希望和那些女孩们的青春王国永远不会改变、他希望能和黛玉结婚、他希望不要读《四书》和《五经》、他希望不用去考取功名等等。

可惜宝玉想得太多了,青春终将逝去、他和黛玉有情人却不能成眷属、也难逃要读《四书》和《五经》去考取功名的命运。

宝玉曾经在这个世界深情地活着,然而当他看破了红尘、不再对凡世间有太多的想法后,宝玉的灵魂得到了释放,只因他了悟了“想即是空”。

4、五蕴之四:行即是空

“行即是空”,指的是“无行”,也就是我们常听到的“无为”,行为不刻意、而是自然而然地顺势而为。

宝玉是《红楼梦》最重要的108将中最“无为”的。他心无挂碍、活得逍遥自在,所以不会像王熙凤那样机关算尽、也不会像宝钗城府那么深、更不会像贾雨村那样忘恩负义。

宝玉活出了“无事忙”的境界,在他看来天底下的事情都不是事,所以没有事情值得他特别去奔波忙碌。

不读《四书》和《五经》这些只为考取功名的书,宝玉只想读的是《庄子》、《西厢记》和《牡丹亭》这些主张活出自我的闲书。

《四书》和《五经》这种死守教条主义、不主张灵活变通的书,对宝玉来说就是一股害人不浅的泥石流;只有《庄子》、《西厢记》和《牡丹亭》这些主张人性的解放、追求精神自由的书,才是一股清新流。

可见宝玉之所以“无行”,是因为他一早彻悟了“行即是空”。

5、五蕴之五:识即是空

“识即是空”,指的是“无识”,也就是没有识别心(分别心)。

宝玉一直强调“世法平等”,他是没有识别心的。在宝玉看来,就算是那些被很多主子践踏为地底泥的奴才,其实和主子是没有分别的。大家都是人、都是由父母生出来的,又有谁更高贵、谁更低贱之分呢?

跟宝玉在一起,这些地位卑微的下人得到了尊重。正因为宝玉没有识别心,所以贾家的下人都喜欢他。

可见宝玉之所以“无识”,是因为他已经领悟到“识即是空”。

由上可知,当我们能真正顿悟《心经》的主旨句:“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其实我们也就能了解《红楼梦》了。当我们能做到像宝玉一样,彻悟到“色即是空”、“受即是空”、“想即是空”、“行即是空”和“识即是空”,照见了这五蕴皆空的我们,何愁不能活出菩萨般的状态呢?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心经全文

  • 心经念诵

  • 心经解释

版权所有:书经网